檢察總長「趁機」推主任人選 劍青檢改批破壞檢察民主

檢審官派委員檢察總長惠民在9日的會議上舉薦一審檢察官升主任人選,劍青檢改批評此舉會破壞檢察民主機制。(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一審檢察官升主任的35人入圍名單,因檢審會票選委員委員長施教文在9日開會中途離席,其餘委員決定改期再討論,未料官派委員、檢察總長江惠民「打蛇隨棍上」,舉薦其他檢察官,讓原名單恐生變數,對此,劍青檢改呼籲檢審會仍應尊重檢察民主政治機制,通過由票選委員提出的原名單。

劍青檢改表示,9位票選委員8日已在會前會透過民主方式,通過35位入圍人選並對外公告,9日檢審會正式會議上,雖有1位票選委員離席,但他未對原名單提出翻案或反對之意,僅表達未能爲轄區爭取入圍,才離席以示負責。因此,即使有1位委員缺席或請假,檢審會仍應依循檢察民主理念運作慣例,尊重檢察民主政治機制審議通過。

劍青檢改指出,總長在該票選委員離席後,以「民選委員離席代表有矛盾,官派委員應該可以表示意見」爲由,舉薦其他候選人,劍青檢改對於總長未能捍衛檢察民主機制,表達強烈抗議,希望總長及所有官派委員收回舉薦名單,共同呵護長久以來優良的檢察民主慣例。

劍青檢改說,2006年法院組織法修法,明定9位民選委員多於8位官派委員,實務上並由民選委員先開會前會,以民主方式通過名單,隔日檢審會正式會議再由官派委員無異議通過,此種和平共治的政治運作模式,是檢改會前輩戮力爭取而來,且經歷法務部長、檢察總長及官派委員共同認可,富有高度民主化權力相互制衡、更能貼近基層人事需求的機制。

劍青檢改直言,若檢審會臨場恣意提出人選,揚言法無禁止,等於不受票數高低順序拘束而可無限擴充,形同票選原則蕩然無存,那以後各地檢署就不用再辦理票選,檢察民主化將完全歸零,總長位居檢察體系頂點,豈能帶頭開惡例先河?若未來有志晉升者直接尋求官派委員支持,上下交相取寵,將破壞人事制度後果不堪設想。

劍青檢改呼籲,總長身爲檢察體系首長,更應主動捍衛得來不易的檢察民主運作機制,檢審會的運作不僅只是合法性,更要求「正當性」,即時檢察民主機制,這需要總長和所有官派委員共同呵護,一同尊重民選委員舉薦的名單,才能維繫優良人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