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用古董搜美情報 專家揭陸「間諜氣球」背後目的

早前被外媒以「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報導,在美國上空飛了幾天,引起許多人好奇,爲甚麼北京政府想要使用相對簡單的工具監視美國大陸。(圖/路透社)

美國防官員2日注意到,領空出現來自中方的「間諜氣球」已飛行數日,面對指控,北京當局隨即反駁稱「希望雙方冷靜處理」,過了幾小時後,陸外交部發言人於晚間9時出面證實,無人飛艇嚴重偏離原本航線,對此不可抗力誤入表示遺憾。然而,有分析師着眼於「中國爲甚麼還堅持用最古老的監測技術間諜氣球(spy balloon)呢」?

早前被外媒以「疑似中國間諜氣球」報導,在美國上空飛了幾天,引起許多人好奇,爲甚麼北京政府想要使用相對簡單的工具監視美國大陸。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到空軍戰力分析師何淵明(He Yuan Ming)指出,「還有甚麼比看似無害的氣球更適合呢」,進一步說明,早在二次世界大戰,日軍用它們在美國發射彈藥,就連美蘇冷戰期間也被兩國廣泛運用。

何教授還提到,北京擁有世界頂尖的監控技術,事實上,中方有其他方式可以用來監視美大陸的基礎設施,或獲取他們想要的消息。「氣球比較像是一種信號,而不是安全威脅」。

來自卡內基基金會的研究員米歇爾(Arthur Holland Michel)表示:「關鍵可能就是要『被人發現』,中方可能正利用它(氣球)來證明自己的先進技術可以橫越美國,甚至不費吹灰之力,冒一絲可能風險,氣球正是非常理想選擇。」

此外,其他專家補充,氣球可以搭載攝像頭和雷達感測器等現代技術,增加優勢,最重要的是,它比無人機和其他衛星更便宜,也更容易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