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老蕭 美副國務卿肯定馬習會

我APEC領袖代表蕭萬長16日在馬尼拉與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舉行雙邊會談。圖/蕭萬長辦公室 文/劉靜瑀

前副總統蕭萬長16日抵達馬尼拉,即會晤美國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AIT表示,美國期望與臺灣繼續進行包括農業在內的經貿諮商,AIT特別指出,「布林肯肯定臺灣爲改善兩岸關係所做的努力,包括最近的馬習會議。」

蕭萬長今年第3度以APEC領袖代表身分與會,昨日中午抵達馬尼拉,由菲律賓總統府內閣秘書長艾曼德拉斯在機場迎接。蕭萬長前往下榻飯店時,面對媒體詢問,是否會繼續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蕭習會」?微笑老蕭以「會見」兩字輕鬆帶過,意指在APEC會場內,蕭習兩人還是會自然地見到面。

美國在臺協會(AIT)晚間指出,副國務卿布林肯與蕭萬長已舉行會談。布林肯表示美國將繼續支持臺美之間的經濟與商務合作,也期待與臺灣當局解決尚有歧異的貿易議題,尤其是農業議題。

AIT並表示,「布林肯肯定臺灣爲改善兩岸關係所做的努力,包括最近的馬習會議。」這是臺灣參加APEC以來,美國第1次在會議間,就臺美高層間的會面,即時發稿證實。

蕭萬長16日首次在CEO SUMMIT就「聚焦臺灣企業創新及企業家精神」主題發表演說,他還特別介紹參加我APEC企業領袖,包括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聯華神通集團董事長苗豐強、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等人及其事業,也讓鏡頭捕捉這些臺灣企業家畫面。

蕭萬長演講時強調,政府重要責任在於建立民間發展有利環境,同時也要做好教育工作,畢竟對任何一個經濟體來說,人才是最重要資源,「好的教育才有創新成績,這也是臺灣經驗」。他舉例,過去臺灣教育投資位居政府預算之首位,直到近年才因老齡化社會被社會福利支出追過,居第2位。

蕭萬長指出,臺灣過去50年經濟發展從勞力密集轉型資本與創新之型態,轉型過程並不容易,得靠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臺灣最大特色就是,經濟發展過程以中小企業爲主,政府能做的就是提供正確的政策工具,鼓勵企業進行長期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