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商痛批:政府硬幹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楊玉全表示,建築業是房屋生產加工者、不是囤房者,財政部出手實在太重,沒有考量到預售案取得使照後,還需要半年、一年整理的時間,才能正式銷售,如果政府硬幹,大多數多采先建後售、且銷售期較長的豪宅案,會受到最大沖擊。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於俊明認爲,囤房稅2.0建商餘屋稅率應參考房地合一稅2.0、私法人買房採許可制的管制年限,以「5年」認定爲起造人短期待售時間,稅率則應採1.5%或2%的單一稅率才合理。因預售新屋的房屋稅稅基已改採新制、達舊屋的2.86倍,如待售期太短,將造成起造人持有稅賦過重,衝擊產業健全發展,更變相鼓勵預售、不利先建後售。

於俊明指出,預售屋辦理建物登記前必須公告15日,若有異議還需處理時程,都更案取得使照後更需要釐正權利變換相關圖冊資料、或一般變更程序,使照拿到後無法立刻辦理產權登記給買方,如果囤房稅2.0立即視爲囤房而開徵高稅率,對起造人是非常不公平合理的稅制。建商堅決反對高稅率囤房稅2.0。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指,臺灣可能是唯一針對生產者課徵囤房稅的國家,重稅課徵建商囤房稅2.0,此舉似流於民粹、政治化之虞。囤房稅1.0對市場價格影響微乎其微,建商也不會因此賤價拋售,但卻大舉把建商趕向預售屋市場,絕大多數建商寧願推預售案也不願推成屋案,意味着消費者恐需被迫承擔預售屋的高風險與高價位,得失難以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