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只顧總熱量? 「吃對時間」才能跟壞膽固醇說掰掰

▲減重只顧總熱量?「吃對時間」才能跟壞膽固醇說掰掰。(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減重不能只算總熱量,進食的時間也很重要!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助理教授信任於今(16)日公衛聯合年會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在每日總熱量共訂的情況下,習慣在夜間、凌晨吃比較多的民衆血脂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蛋白(LDL)比例較高,容易引發中風心肌梗塞危機

該研究以衛福部國健署2005年至2008年的國民營養調查作爲基準,在排除三高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中風等族羣后,挑選出1283位健康受試者,進行面訪並探討24小時飲食回顧。

結果顯示,300多位習慣在晚上8時30分至清晨4時59分進食的民衆,血脂較其餘民衆來的高,每多吃100大卡,低密度蛋白就會上升3至6mg/dL;反之,若將夜間與凌晨攝取的100大卡移至早晨或中午吃,低密度蛋白就會減少1.46mg/dL至1.27mg/dL,總膽固醇也有類似結果。

陳信任說,根據國外研究,膽固醇代謝有一定的生理時鐘,通常會在晚間10時達到高峰,如果在此時吃東西脂肪小腸吸收後,會被肝臟轉換成脂蛋白質,等於增加了膽固醇的產生,但此論點還需更多研究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