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綱快評》民進黨的《歷史決議》在哪裡?

民進黨「當時」是在野黨,黨員和支持者愛哪個版本黨綱打迷糊仗倒也無所謂,但是現在是執政黨,國家主權定位莫衷一是,不混亂嗎?臺灣人民在國際場合看到中華民國國旗痛哭流涕,在臺灣看到卻無法肅然起敬,這能不歇斯底里嗎?(截取總統府錄影畫面)

民進黨全代會11月14日召開,適逢中共8-11日也召開六中全會,今次六中全會出臺第三份《歷史決議》引起國際矚目,其重要性在於中共歷史上每遇到發展瓶頸造成黨內重大分歧,領導人透過黨內機制深刻反思錯誤,凝聚《歷史決議》共識,蓄積發展能量再出發,向好發展成就。民進黨無法處理國家定位難題,全代會該不該深刻反思呢?

1986年,民進黨創黨,1991年通過《臺獨黨綱》、1999年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2007年通過《正常國家決議文》,這三份在國家定位彼此矛盾的歷史文件並存於民進黨黨綱之中,既要建立新而獨立的國家、又要承認臺灣已是獨立的國家,他現在的名字叫中華民國,還要承認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有必要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彼此矛盾、新不取代舊,能不亂嗎?

民進黨「當時」是在野黨,黨員和支持者愛哪個版本黨綱打迷糊仗倒也無所謂,但是現在是執政黨,國家主權定位莫衷一是,不混亂嗎?臺灣人民在國際場合看到中華民國國旗痛哭流涕,在臺灣看到卻無法肅然起敬,這能不歇斯底里嗎?

總統蔡英文兼任民進黨主席,無力改變國家的「維持現狀」,可以先改變黨綱對於國家定位的紊亂,否則連思想四分五裂的「黨主席」都做不好,怎麼做好全民總統。臺灣民選總統以來,蔡總統完全執政6年,人民卻提出14個公投案反對國家重大政策,已通過7個,還有4個在12月18日面臨嚴峻挑戰,「謙卑就甭提了」,蔡總統剩餘任期不多,應該深刻反思:究竟要把臺灣帶到哪裡去呢?

中共是極權國家,黨員與人民長期規訓下,還知道深刻反省錯誤、化解歧異。創黨24年,出臺第一份《歷史決議》,創黨60年,出臺第二份《歷史決議》,創黨100年,出臺第三份歷史決議。習近平想留名青史,想解決鄧小平時代對外「韜光養晦」、對內「先富起來」貧富不均的大問題,也想爲自己把中國強起來走向國際預留伏筆。

民進黨創黨35年,臺獨之路走得通嗎?深刻反思在哪裡?《歷史決議》在哪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