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對中關稅降通膨?華府高官意見分歧

對於美國是否降低對中關稅,白宮內部意見分歧。(示意圖/達志影像)

路透引述美國官員和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拜登的幕僚爲了是否降低中國貨品關稅來對抗通貨膨脹,內部展開激烈辯論。其中財政部長葉倫抱持支持立場,但貿易代表戴琪則有不同意見。

拜登政府官員對於是否繼續實行前總統川普對價值數千億美元的進口中國貨品課徵最高25%關稅的政策,已經辯論好幾個月。這些關稅令美國企業付出數百億美元代價。

根據消息人士說法,葉倫(Janet Yellen)在內的一些官員想要將許多對中關稅取消;不過,戴琪(Katherine Tai)則希望將議題擱置,先就如何保護美國就業及針對中國在全球市場的行爲規劃更廣泛對中貿易策略,而這當中甚至可能包括對中國貨品課徵新的戰略性關稅。報導指出,白宮內部出現如此明顯的意見分歧並不常見。

一名熟悉討論內情的人士表示,葉倫認爲,部分關稅不符合美國的經濟利益,且無論通膨起因論述爲何,都是由消費者付出代價。另一些貿易專家指出,有個緩和美國通膨壓力的較快方法,就是讓享有關稅豁免的進口中國貨品品項擴大。

葉倫曾公開表示,降低關稅可對美國通膨降溫起「希望達到的效果」,因此「值得考慮」。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辛赫(Daleep Singh)也有過類似發言。

一名熟悉討論內情的人士則說,戴琪認爲,如何處置對中關稅,有必要從整體對中國貿易策略的角度來做決定,也就是採取更具戰略性的作法,意味不太可能會是快速、單方面的行動。

拜登政府評估,在供應鏈打結、人力成本高漲、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及中國防疫封城等因素齊聚下,通膨幾乎沒有短期解決辦法。拜登政府內部或外部經濟學家皆表示,降低進口關稅可以明顯降低企業成本。

一位與拜登政府官員有接觸的人士表示,葉倫與戴琪的意見分歧,很可能迫使拜登到夏季中期才做出決定。

美國去年通貨膨脹率高達8%,令拜登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面臨壓力需拉低食品雜貨、汽油和其他消費者產品的價格。拜登所屬的民主黨爲了在11月期中選舉保住國會控制權,面臨一場硬仗。

拜登已親自告訴反對放寬對中關稅的工會領袖,任何關稅的最終決定都不會排除他們,而工會對民主黨期中選情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