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蕙退休 演藝人生演繹臺灣社會

江蕙退休讓衆多歌迷不捨。(本報系資料照)

江蕙封麥的水晶珠寶盒,許多人大讚漂亮。(本報系資料觘/羅永銘攝)

臺語天后江蕙退休日前剛舉行完「祝福」告別巡演演唱會,除了年初宣佈封麥,因爲買不到演唱會票而捱罵,江蕙在網路上幾乎零負評,歌迷從大老闆到市井小民,在江蕙的歌聲中沒有藍綠,沒有對立,她是臺灣人共同的「二姊」,《BBC中文網》報導「從臺語歌後江蕙退休看臺灣社會變遷」一度也登上閱讀排行榜第一。

據《BBC中文網》報導,江蕙的告別演唱會「祝福」25場總票房9.5億臺幣,51場演唱會成功買到票至現場聆聽的總觀衆約26萬人。臺灣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接受採訪時表示,江蕙的歌曲跨越世代、語言,成爲臺灣社會的共同記憶。他說:「江蕙的演唱會上,有企業老闆、有市井小民,有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江蕙的歌緩解了臺灣社會族羣與階級矛盾。」

民進黨總統蔡英文59歲,生日當天聽江蕙演唱會慶生,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表示自己是江蕙的歌迷,聽江蕙歌學臺語。

臺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李明璁考察臺灣社會發展史,他說,不同於一些由政府培養的藝人或愛國歌曲,江蕙可以說是「由下而上,型塑臺灣庶民集體記憶」,「江蕙的歌會大受歡迎的關鍵因素,是因爲她的歌超越這些對立,召喚出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情感。」。

但李明璁也表示,江蕙的成功,是因爲她的歌曲唱出人們共同的情感,不能將「江蕙現象」和臺灣本土意識高漲「畫上等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