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男同志捐血禁令惹議 衛福部長:誠實面對且具人權意義

衛福部預告開放男男性行爲者可有條件捐血惹議,圖爲示意圖。(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洪巧藍臺北報導

衛生福利部規劃開放男同志吸毒者符合條件情況下可以捐血,原訂6月公告上路部分民間團體於今(13)日以「捐血一袋害人一命」質疑這項政策會讓人民陷入病毒輸血的恐慌。衛福部長陳時中受訪表示,解除禁令具有人權上的重大意義,且血品安全的關鍵不在於限制什麼人來捐,而是現在的技術已經可以將近100%的驗出有問題的血品。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年3月預告修訂「捐血者健康標準」,過去被列爲永不得捐血的男男性行爲者及曾經吸毒者,分別若在5年內未發生性行爲或6個月未吸毒,就符合捐血條件,是捐血條件的重大變革

陳時中受訪時表示,相關預告已經在5月初完成,目前正由食藥署彙整意見,他強調,這項國血國用政策絕對是在確保安全之下的決定,而且具有人權宣示上的意義。

陳時中表示,以行爲來限制捐血相當不切實際,僅會把男男性行爲等相關行爲標籤化,但避免愛滋傳播關鍵在於安全性行爲,任何人只要有不安全性行爲就有機會感染。目前國內已經有相當好的檢驗技術來確保血品安全,幾乎是100%可以篩出問題血品,也比依賴捐血者自己宣稱安全要來的更加可靠。

陳時中說,規定嚴格可能使相關行爲的人「明明有狀況卻宣稱沒有」,不如誠實的面對問題。其實已經有很多國家取消相關限制,國內則是參考專家討論意見之後,先限縮在「5年之內沒有發生男男性行爲者」可以捐血,至於把關血品安全的關鍵還是在於後端的篩檢有無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