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便宜40%!幾十億年形成的鑽石,如今幾星期就能培育!你會買嗎?

剛剛過去的5月20日也被稱爲520,因諧音“我愛你”而受到年輕人的偏愛,成爲不少人選擇結婚的熱門日子,所以近段時間也是鑽石銷售旺季。天然鑽石一直深受消費者喜愛,不過近年來,實驗室培育的鑽石也在快速崛起。那麼,天然鑽石與人造鑽石之間是否會有一場“鑽石大戰”?背後又有怎樣的資本較量?

在現代社會,似乎已經成了婚嫁必備品的鑽石,一直被視作是最成功的營銷之一。在推廣中,鑽石之所以與“愛情”得以關聯,一方面是因爲它具有超高的硬度,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天然鑽石的形成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但現在,隨着技術發展,只需要幾個星期,便可以在實驗室培育出鑽石,市面上售價也可以比天然鑽石低30%到40%。得益於價格優勢,實驗室鑽石在過去幾年快速佔領市場

數據提供商Statista估測, 現在,實驗室鑽石在全球鑽石市場中的佔比只有不到4%,但到2030年則有望增長到10%。實驗室鑽石的一大勝利就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2018年決定,在對“鑽石”的定義中刪除“天然”這個詞。

有意思的是,天然鑽石協會其實原本叫鑽石生產商協會,據官網介紹,他們的七大鑽石開採公司總產量約佔全球天然鑽石總產量的75%。而他們在去年6月份才宣佈改名,通過這一方式進一步明確他們對於天然鑽石的支持。

在他們看來,天然鑽石的天然屬性無可比擬,將更受消費者認可。鑽石行業巨頭戴比爾斯在今年早些時間的一份調查也顯示,47%的消費者不認同實驗室鑽石是“真的”。

事實上,作爲天然鑽石產業代表,戴比爾斯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是反對出售實驗室鑽石的,但他們的態度在2018年出現了大轉彎,推出了合成鑽石,並且出資1億美元建立了專門生產實驗室鑽石的公司Lightbox。受疫情影響,戴比爾斯去年的鑽石銷售額創下了近十年的最低水平。而現在,隨着經濟復甦,奢侈品需求反彈,不論是天然鑽石還是實驗室鑽石都在試圖爭奪消費者。

而作爲全球最大的鑽石消費國之一,中國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實驗室鑽石生產地,因此,雙方博弈在中國市場上也會格外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