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律性化療 癌症病患新選擇

奇美醫院醫師黃健泰,介紹以《節律化療》治療乳癌腫瘤明顯變小的成功案例。(程炳璋攝)

傳統化療常被諱病忌醫的癌症病人視爲畏途,寧願改覓民俗療法,導致延誤病情,其實在傳統化療之外,還有另一種《節律性化療》,以少量、口服、每日服用取代傳統化療方式,這種「滴水穿石」的模式並非適用每位患者,但一旦適合,治療效果相當好。

59歲的A阿嬤7年前發現右乳房罹患乳癌末期,她害怕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不願接受正規治療,拖了2年後,腫瘤惡化潰爛已無法開刀,才就醫接受傳統化療,沒想到忍受化療帶來的痛苦,治療後腫瘤反而再變大,她心灰意冷排斥就醫不願再治,經過醫師勸說,決定接受「口服」方式的《節律性化療》。

《節律性化療》需每天持續口服少量的抗癌劑量,效果有如滴水穿石,阿嬤長在乳房外的7公分腫瘤3年來明顯變小,現在已暫時在乳房外消失,追蹤病竈雖仍未根除,但病情亦未擴大。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黃健泰以棒球的先發、後援投手形容,開刀切除腫瘤是醫界公認治療癌症的先發投手,若先發投手壓不住陣腳,以往只有傳統化療一途能作爲後援投手,2000年以後,實驗性階段的《節律性化療》已在醫界獲得建立學理基礎,有加入球賽擔任後援投手角色資格

黃健泰10餘年來以《節律性化療》治療過10餘個案,其中乳癌患者佔5例,效果皆不錯,他呼籲民衆除了平常預防性篩檢,害怕開刀、化療帶來副作用的病患,經過醫師檢查後允許,目前多了《節律性化療》方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