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無水之苦 臺中市自來水延管路修有成

112年霧峰區峰谷路自來水延管路面復平完工。(圖/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因應氣候變遷水資源日漸短缺,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積極與臺灣自來水公司合作,針對無自來水地區爭取中央補助自來水延管經費,截至111年底臺中市自來水普及率已達96.52%,接水人口超過271萬人。

因中央經費有限,爲滿足民衆用水需求及供水成本考量,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配合負擔延管後路修費用,盧秀燕市長自108年推動至今已成功爭取56件自來水延管補助案件,補助經費約2.3億元,統計108年至111年臺中市供水戶數增加約48,815戶,致力解決民生用水問題並提高臺中自來水普及率。

112年大安區渭水路自來水延管路面復平完工。(圖/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有水可用路要更平」,讓民衆不僅有水可用,路也要更好走。自來水延管後的道路大多是偏遠地區道路,路面狹窄施工不易,許多工程廠商進場意願不高。惟因埋設管線後,只做暫時性路面假修復,造成道路凹凸不平。爲維護用路人安全,市府經發局每年編列6,000萬元,甚至於108年動用第二預備金5,000萬元,共1.1億元加速推動臺中市自來水延管後路面復平計劃,路修範圍橫跨山、海、屯區,108年至112年5月底止已突破133.8公里,提供市民更好的道路品質。

自來水延管後路面鋪築作業。(圖/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提供)

臺中市政府經發局爲滿足民衆用水需求,積極爭取經費,落實推動臺中偏遠地區自來水延管及路面修復工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影響,水資源的保護珍惜更顯重要,針對未來氣候異常旱澇不均所衍生問題,也期盼民衆與政府齊心合作,請大家共同響應節約用水、珍惜資源,由日常用水的習慣做起,採用省水器材、廢水回收再利用與隨時隨地檢查用水設備、管路是否漏水等,將節約用水融入日常生活中。(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