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家粵企參加香港國際創科展,深化粵港合作推動科創成果轉化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劉琛 龐成 香港報道

AI智能機器人眨眼就能完成咖啡拉花和調酒,別具一格輪式機器人怎麼也踢不倒,可替代人工在下水道檢測的人工智能環境空氣滋擾偵查機械狗……4月13日,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二屆香港國際創科展在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開幕。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加速落地,展示了數字經濟未來圖景。

當天,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也同期舉行,兩大科技展共彙集3000家來自20個國家及地區的展商,其中廣東參展企業近150家,衆多行業黑科技驚豔亮相,爲全球買家和觀衆帶來沉浸體驗式、交互式的觀展氛圍,推介最硬核產品,凸顯廣東科創在全球版圖中的重要力量。

粵企黑科技驚豔亮相

在展會期間,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打破傳統制造模式,以數字智能爲產品注入科技“靈魂”。多家廣東企業的黑科技產品通過交互方式展示,在衆多展位中格外醒目,吸引了大批來自全球的參展者前來詢問。一進入廣東館,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極具特色的雙輪機器人,只見它行動靈活,即使被踢擊或摔倒也能迅速恢復站姿,引得現場不少觀衆嘖嘖稱奇。

東莞本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這是他們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機器人“Tita”。“該款機器人採用了創新的直驅型關節和輪轂電機驅動技術,與上一代產品相比,它的電機多了2個,達到8個,可以更好地將輪式機器人的速度和敏捷性與足式機器人的強適應性完美結合,既具備速度優勢又有出色的機動越障性能,可以使其在多種地形下高效、靈活地運動。”

香港貿發局廣州辦事處有關負責人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廣東館此次是首次參加香港國際創科展。270平方米的廣東館,匯聚了30家創科企業,展現再工業化和其他發展智慧城市的科技,積極推動香港和大灣區城市的創科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國際創科展不僅是多家創科企業最新科技“同臺競技”的舞臺,也有不少廣東科技企業搶抓機遇,積極到場搶訂單拓市場。

在深圳展館,一款智能拉花機器人引起了觀衆的注意,它擁有多個關節點的協作機械臂,眨眼間就能完成一杯拉花咖啡的現場製作。“我們全天現場累計送出300餘杯咖啡、奶茶和雞尾酒,並與五六十家全球客戶達成了進一步洽談的意向。”安諾機器人(深圳)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非常有信心通過香港國際創科展這個國際化平臺拿到更多訂單。

來自廣州花都的無人機企業“快捷飛機場”負責人蘇國明也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從上午9點開始,就不停接待來自各方的客人,其中外商佔據多數。

粵港合作加速科創成果轉化

對於廣東科創企業來說,香港國際創科展是推動國際化的“橋頭堡”,也是鏈接全球創新資源要素的“加速器”。而對香港本地企業而言,香港國際創科展也成爲加強產學研結合,加速科創成果轉化落地的重要平臺。

據介紹,爲更生動地展示深圳展團參展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本屆香港國際創科展期間,深圳展團首次創新設置了約70平方米的路演發佈區,作爲深圳企業新品發佈、官方政策推介、投融資政策宣講等的綜合性發佈平臺,積極探索助力企業達成合作的更多路徑。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曾表示,重點企業來港的同時會帶動其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落戶香港。特區政府也會繼續鼓勵研發活動及加速研究成果轉化、培育本地初創和創科人才、推動新型工業化,並加強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的合作,共同構建更蓬勃的創科生態圈。

參加第七屆香港科技創價大賽的評委南創基金合夥人方俊輝在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很高興看到香港國際創科展給這麼多企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以這屆科技創價大賽爲例,明顯可以看到有更多接地氣的創科項目,市場化前景也很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爲了更生動地展示深圳展團參展企業的科技創新成果,本屆香港國際創科展期間,深圳館首次創新設置了約70平方米的路演發佈區,作爲深圳企業新品發佈、官方政策推介、投融資政策宣講等的綜合性發佈平臺,積極探索助力企業達成合作的更多路徑。

(視頻拍攝/剪輯:劉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