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終止子公司上市,沃爾核材欲獨享英偉達的潑天富貴?

搭上英偉達概念,沃爾核材起飛。

3月25日,熱縮材料龍頭沃爾核材收漲7.81%,實現了4天3板,漲幅達到了43.60%,股價創2021年新高。

消息面上,英偉達發佈了採用銅互聯形式的新一代芯片,或受此影響,銅纜高速連接器板塊熱度陡升,而沃爾核材的控股子公司樂庭智聯也因生產400G、800G高速DAC銅電纜搭上風口。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沃爾核材曾欲讓子公司上市,不過就在股價飆漲之際,沃爾核材卻“破天荒”宣佈終止分拆樂庭智聯上市。

突然終止分拆子公司

在近期舉行的GTC大會上,英偉達正式發佈GB200超級芯片,該芯片包含2個Blackwell GPU和1個Grace CPU,單GB200 NVL72機架可以包含72顆GPU,可以提供720PFLOPs的訓練性能和1440PFLOPs的推理性能。

與以往不同的是,該芯片GPU與NVSwitch之間的連接採用的是銅互聯形式,即高速背板連接器,這將大幅降低成本並且可以同時達到更高的效能。

對這項新技術,華金證券也給了樂觀預期,預計從2023年到2027年高速銅纜的年複合增長率爲25%,到2027年,高速銅纜的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000萬條。數據中心建設將拉動高速傳輸電纜及其連接產品需求。

受此消息影響,A股多家高速連接器企業漲停,其中新亞電子4連板、沃爾核材3連板、鼎通科技和勝藍股份雙雙20CM漲停。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新亞電子連連否認自身擁有“銅纜連接”概念,“龍頭”沃爾核材卻在公告中對市場熱點有所“迎合”。

3月22日,沃爾核材突發公告,表示將終止分拆子公司樂庭智聯上市流程。

去年6月,沃爾核材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子公司樂庭智聯生產的400G、800G高速通信線爲DAC銅電纜,在短距離信號傳輸方面,具備低功耗、高性價比、高速率等優勢,廣泛應用於數據中心、服務器等數據信號傳輸”。

事實上,此前沃爾核材分拆樂庭智聯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2023年12月,該公司剛剛審議通過了《關於控股子公司擬申請新三板掛牌的議案》,同意樂庭智聯申請在新三板掛牌,並授權公司及樂庭智聯管理層具體辦理樂庭智聯新三板掛牌相關事宜。

對於計劃分拆的原因,沃爾核材當時表示,一方面有利於進一步優化樂庭電線的行業佈局,另一方面有利於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功能,促進公司發展。

而如今對於分拆計劃戛然而止的原因,沃爾核材只是“淡然”表示,經綜合考慮市場環境變化、控股子公司樂庭智聯自身經營情況,爲統籌安排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業務發展和資本運作規劃,公司決定終止樂庭智聯籌劃分拆至創業板上市,並終止樂庭智聯新三板掛牌事宜。

無論是因爲市場環境,還是突然撞上風口終止分拆子公司,沃爾核材在資本運作方面一直較爲“開放”。

多家百億私募“幫忙”資產配置

從2023年三季度末的股權結構來看,沃爾核材背後隱藏了多家百億級私募。

其中,玄元私募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玄元私募”)的玄元科新109號位居第五大股東,佔總股本1.40%,深圳盈富匯智私募證券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盈富匯智”)的盈富增信添利12號、13號分別持有公司1254.30萬股、1263.70萬股。

此外,上海通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怡投資”)的通怡青桐1號持有沃爾核材1250萬股,位居第十大流通股股東,而在2023年一季度末時,通怡投資的四隻基金均在沃爾核材的前十大股東之列,持股比例均爲0.99%。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玄元私募、盈富匯智、通怡投資這三傢俬募持有的沃爾核材股權,均來自於公司第一大股東周和平以及第二大股東邱麗敏的轉讓,而且這些私募產品的實際持有人均爲周和平和邱麗敏。也就是說,這三傢俬募公司持有的公司股權均來自於內部轉讓而非外部投資。

據瞭解,周和平和邱麗敏均爲沃爾核材的創始人,且兩人此前還是夫妻關係,不過,在2009年,也就是沃爾核材上市兩年後,周和平就與邱麗敏辦理了離婚登記。彼時二人並未對登記在周和平名下的沃爾核材股票進行實際分割過戶。

直到2019年才正式簽署了分割協議書,將周和平名下的沃爾核材股票分割給邱麗敏。當年,周和平將1.57億股約佔總股本的12.48%轉讓給邱麗敏,同時卸任董事長一職。雖然轉讓後周和平仍爲公司第一大股東,但沃爾核材由此變爲無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狀態。

有意思的是,自2019年後,周和平、邱麗敏二人持有的股權就不斷轉讓給自己持有的私募基金產品,兩人所用的理由均爲“因家庭資產規劃需要”。

其中,邱麗敏、周和平通過轉讓的方式共計“減持”1.26億股,合計金額約爲8.54億元,玄元投資、盈富匯智受讓邱麗敏的股權轉讓,通怡投資受讓周和平的股權。此外,邱麗敏還通過二級市場減持了3506.78萬股。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周和平仍爲第一大股東,但持股比例僅11.08%,其前妻邱麗敏爲第二大股東,持股5.12%。

不過,將實際持有的股權託付給自身持有的私募產品如何能實現大股東的“家庭資產規劃需求”呢?

以索通發展爲例,2022年2月索通發展控股股東郎光輝以15.89元/股向其作爲唯一持有人及受益人的私募基金產品玄元私募轉讓所持公司股份不超過919.87萬股,合計佔公司總股本的2%。

僅過了2個多月,索通發展的股價就開始暴漲,最高觸及49.13元/股,區間漲幅達到了183.30%,該基金產品的收益也一度超過3億元。

陷入與長園集團的司法糾紛

在沃爾核材股價暴漲之際,公司2月份的一紙訴狀也引起市場矚目。

今年2月25日,A股上市公司長園集團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沃爾核材的民事起訴狀,後者以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爲由對長園集團提起民事訴訟,涉案金額合計約爲5608.11萬元。

而就在幾個月前,兩家公司的訴訟角色還是完全相反的,2023年11月,長園集團因盈餘分配問題狀告沃爾核材,請求判令沃爾核材控股子公司長園電子有限公司支付8835.4萬元盈餘利潤分配款及利息,並要求沃爾核材對長園電子不能履行上述給付義務時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兩家A股公司的訴訟糾紛或來源於沃爾核材對長園集團長達4年的控制權爭奪戰的後遺症。

據瞭解,長園集團此前曾爲李嘉誠旗下公司,隨着李嘉誠控制的長和投資減持步伐加速,2014年長園集團開始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開始買入長園集團股票,並在2015年6月拿到了長園集團26.79%的股權。此外,同年沃爾核材提名的董事隋淑靜、賀雲、監事賀勇均在換屆選舉中順利當選。

正當一切順利之時,志得意滿的沃爾核材卻迎來了長園集團管理層的“絕地反擊”,長園集團管理層先是引入了白衣騎士復星高科,後又通過修改公司章程啓動“毒丸計劃”,試圖在董事會席位方面對沃爾核材形成掣肘;2017年5月,長園集團管理層集結了29名股東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合計持股比例達22.31%,直逼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

在此過程中,即使沃爾核材的持股比例具備優勢,長園集團始終認定公司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狀態。

2018年,在深圳證券期貨業糾紛調解中心調解下,兩者的股權戰爭告一段落,而長園集團旗下重要的資產長園電子有限公司最終被沃爾核材買走,這也爲日後兩家公司的訴訟糾紛埋下了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