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生超1170萬人,專家建議開拓這些就業新領域

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多措並舉穩就業促增收。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突出就業優先導向,加強財稅、金融等政策對穩就業的支持,加大促就業專項政策力度。落實和完善穩崗返還、專項貸款、就業和社保補貼等政策,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行業企業支持。

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再創新高。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對第一財經表示,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仍然是一個挑戰,需要開拓青年就業創業新領域、尋找提升青年就業效能新途徑。

2023年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完成了去年“1200萬左右”的既定目標,今年的就業目標爲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

張成剛表示,2023年,中國經濟經歷企穩恢復,各項政策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穩就業政策和項目不斷落實落細。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保持在5.2%左右,反映勞動力市場未出現大範圍波動。但同時應注意,勞動者工資水平漲幅緩慢停滯,反映就業景氣不足;一定比例勞動者退出勞動力市場,可能未被反映在調查失業率變動中;勞動者周工作時間不斷延長,企業競爭壓力較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預計今年高校畢業生超過1170萬人,要強化促進青年就業政策舉措,優化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分類完善靈活就業服務保障措施,擴大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2022年首次1000萬人,達到1076萬人,2023年再次突破1100萬人,達到1158萬人。

張成剛表示,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依然比較突出,高校畢業生也不斷調整就業預期,基層就業、三四線城市就業、小微企業就業比例提高。隨着2024年高校畢業生供給繼續上升,青年就業總體壓力依然存在且長期化趨勢明顯,未來青年就業依然是穩就業政策關注重點。

“一方面,需要開拓青年就業創業新領域、尋找提升青年就業效能新途徑。鄉村振興、中國企業出海、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數字平臺生態系統等領域未來仍然能爲青年人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可以成爲就業新增長點。另一方面,應加強青年就業引導,調整青年就業預期,完善職業發展規劃,提升就業能力。”張成剛表示。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昨日在委員通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拓展崗位、優化服務,形成了一整套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對離校還未就業的學生,相關部門還建立了實名制臺賬,對困難大學生提供“一對一”就業幫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於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