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羅瑋:H2留意金融市場劇烈震盪 適時佈局2債

今(6)日起跑的「2023富邦財經趨勢論壇」,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博士主講「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展望」專題,羅瑋表示,7月FED升息1碼機率高,而之後的升息與否,8月全球央行會議是重要觀察指標,下半年全球股市全面上漲可能性低,留意金融市場再度出現劇烈震盪,適時佈局公債、高評級公司債。

羅瑋表示,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面臨多重危機,資產價格修正幅度及頻率上升,建議首要關注消費動能及企業投資。由於主要央行升息循環可能到今年第三季、甚至第四季才告一段落,下半年股市全面上漲可能性低,但仍有賺取資本利得的機會;債市將持續承壓,建議可佈局公債、高評級公司債;匯市方面,經濟表現差異與貨幣政策動向將主導主要貨幣走勢,當Fed接近升息尾聲,資金將轉向非美區域,支撐基本面較佳的新興市場貨幣;而地緣政治與經濟前景則將牽動原物料價格。

羅瑋指出,隨着通膨因素結構化,儘管各國央行升息循環接近尾聲,但將被迫維持高利率相當長一段期間,以避免通膨預期死灰復燃。在後疫情時代,高通膨與高利率抑制消費動能與企業投資意願,加上各國政府債臺高築,使得各國經濟脆弱性上升。由於經濟基本面不佳,企業獲利增長放緩,央行大幅升息使得金融機構面臨嚴重負利差問題,諸多問題同時出現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壓力,也使得資產價格修正幅度及頻率上升。

羅瑋進一步表示,高通膨與高利率抑制消費動能與投資意願,迫使企業從去年第三季起大規模去化庫存,產業出現訂單懸崖,因此上半年各國製造業PMI指數一直都在50榮枯線以下,呈現萎縮狀態。隨着各國疫情解封,過去飽受壓抑的服務業出現報復性反彈,儘管面臨相當嚴重的缺工問題,但在強勁的需求帶動下,服務業成爲帶動各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另一方面,儘管央行大幅升息,資金成本上升,但仍有許多企業願意爲了前瞻性策略佈局或調整供應鏈而加碼投資。因此,要研判下半年全球經濟動向的首要關注焦點,就是各國消費動能與企業前瞻投資。

羅瑋強調,最好的觀察指標是以製造業爲主的中國、韓國、臺灣及越南第三季外貿出口,是否隨着歐美存貨去化告一段落後恢復正成長。如果表現持續低迷,代表歐美國家終端消費受到高利率及高通膨影響,並未完全恢復,屆時必須對下半年及2024年全球經濟前景抱持謹慎態度。

由於於主要央行持續升息,並將維持高利率一段期間,市場資金成本上升,加上存款大量流向貨幣型基金,各國金融機構必須設法解流動性及負利差問題。目前5家歐美銀行被接管併購只是冰山一角,未來不排除還有其他金融機構面臨營運危機,進而導致金融市場再度出現劇烈震盪。

羅瑋指出,自1990年以來,Fed共有5次升息循環,如果以Fed最後一次升息作爲時間點觀察前後12個月的資產動向,共同特徵爲債市利率都將在Fed停止升息後進一步下滑;同時,除了1997年時有亞洲金融風暴及俄羅斯公債違約事件干擾,多數期間短天期美債殖利率回落幅度都較爲明顯,美債殖利率曲線也會因此從倒掛轉趨正常,並進一步趨向陡峭。根據過往經驗,美國公債殖利率會在Fed最後一次升息前達到高點,投資人可適時進場佈局政府公債及高評級投資等級公司債。

匯率市場方面,當Fed接近升息尾聲,資金爲尋求較高報酬,將轉向非美區域,可支撐基本面較佳新興市場貨幣。近期亞幣包括日圓、人民幣、韓元同步貶破技術性關卡,加上外資在7~8月份領取股利後匯出,以及國人暑假海外旅遊換匯需求,預期新臺幣在貶破31元后,趨向偏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