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時報:臺公衛專家不願「逆時中」 政府浪費整年提前準備機會

臺灣近來本土疫情爆發,讓防疫模範生形象一夕破功。(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臺灣近來本土疫情爆發,讓防疫模範生的形象一夕破功。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英國金融時報》表示,臺灣浪費了從各國汲取防疫經驗機會,不但在檢疫上失手,甚至公衛專家也因爲擔心「逆時中」而不願主動給出建議

臺灣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採取了跟SARS時期一樣的策略,快速採取邊境管控、檢疫和追蹤接觸者等措施。但如今本土疫情爆發,蘇益仁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表示,衛生當局浪費了從其他國家經驗汲取教訓的機會,「在過去一年裡,我們的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沒有認知到提前準備的必要性。」

▲前疾管局局長蘇益仁。(圖/記者洪巧藍攝)

報導指出,臺灣在篩檢的過程中也失手了,因爲指揮官陳時中拒絕使用快速篩檢試劑,而是堅持使用較準確但更耗時的PCR檢測,且快篩檢測試劑在過去一年中,從未在臺灣真正使用過,導致本土疫情爆發時,各個地方政府使用不同廠牌的試劑,導致準確率出現差異

指揮中心直到5月23日才讓疾管署昆陽實驗室進行快篩試劑試驗,瞭解哪個纔是最準確的,但這些資訊早在過去一年就可以很容易從別的國家蒐集到。最後大量測試樣本積壓,指揮中心無法在第一時間獲得病毒傳播路徑速度,也讓「校正迴歸」一詞引發民衆疑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 。(圖/指揮中心提供)

蘇益仁也提到,爆發初期醫院就將輕症的病患安排入院,這也導致後續無法接收大量重症患者。除此之外,蘇益仁也認爲,臺灣防疫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陳時中因防疫初期的良好表現,獲得各界讚譽,導致其他公衛專家不敢提出挑戰,「人們已經意識到,逆時鐘走不會有好結果,這使得地方官員不願主動。」

《金融時報》指出,臺灣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彈性的防疫措施,雖然嚴格遵循程序作法有助於遏止第一輪病毒,但現在速度跟靈活性纔是最重要的。蘇益仁說,前面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擔心我們只看到了冰山的一角。」

日本疫苗援臺汪文斌批「干涉內政」 日媒:臺日親近讓中警戒►富比士:水戰爭不是末日情節!臺灣正在發生 影響晶片供應鏈►5國發言提臺灣、14友邦力挺 今年WHA國際支持力道更強烈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純白、極簡外型超美!負離子陶瓷吹風機速幹不傷髮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