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小資族強化每月息收資產韌性 柏瑞看好2類資產

柏瑞投信投資長黃軍儒指出,隨着強升息循環接近尾聲,市場對利率可能維持在高檔一段時間的預期也在下降,固定收益資產可望從近年的空頭市場中強勢迴歸。在經濟成長趨緩的環境下,更加突顯息收機會,可預期信貸壓力僅集中於個別低評級標的,而不會蔓延成系統性問題,因此看好分佈在投資等級和非投資等級債券範疇內的優質企業。

特別股市場展望方面,柏瑞投資特別股策略投資經理人卡洛夫(Mladimir Karlov)表示,過去2年美國國庫券殖利率曲線出現劇烈變化,實質利率由負轉正,上升至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位,相較於長年期美國公債與長年期美國信用債,特別股的評價面已具吸引力。觀察當前的殖利率水平,也來到多年高點,具備誘人的收益潛力,有機會在2024年延續亮眼的風險調整後表現。

另一方面,就非投資等級債市場展望,柏瑞投資非投資級價策略投資經理人葉凡克(John Yovanovic)指出,積極的財政刺激包括通膨削減和晶片法案,相當程度抵銷了聯準會的緊縮政策,讓本輪經濟週期得以保持韌性。觀察非投資等級價發行企業的基本面,從利息保障倍數、總植杆倍數和淨槓桿比率來看,財務基本面依然穩健,且償債比率強勁、使得槓桿率遠低於平均水平,整體非投資等級債的信用體質仍佳。

此外,非投資等級債的違約率可望持續維持低檔,因爲2024年企業債務到期金額低,且較低評等債券所發行數量也相對較少,加上企業已逐步減緩現金支出以因應未來狀況,目前美國非投資級債殖利率仍高於5年均值,深具中長期投資吸引力。不過,不同產業及信評間的分化加大,部分體質較差的企業,在景氣走緩過程中有出現利差擴大的可能,故更應着重個別債券的篩選。

柏瑞投信2008年元月推出臺灣境內第一檔非投等債基金-「柏瑞全球策略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2017年元月推出臺灣首檔以投資特別股息收益的「柏瑞特別股息收益基金」, 2018年推出「特別收益」投資概念,由各類資產中挑選出能創造較佳收益的資產,以股票中的特別股、債券中的非投資級債爲主,打造出以收益爲導向、投資效率爲目標、主要報酬來源爲投組收益的特別收益策略。此策略長期是以息收累積做爲總報酬的主要貢獻來源,可降低投資結果的不確定性,適合長期持有,且隨時可進場佈局。

柏瑞投信表示,由於特別股與非投資級債市的產業組成具有高度互補性,特別股產業組成多爲金融業,而非投資級債市組成多爲工業,透過不同資產互助互補的特性,以特別股結合非投資等級債的收益優勢,可中長期配置特別股搭配非投資等級債資產,將有助於提升投資組合的效率、適度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但仍需留意特別股與非投資級債市仍存有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