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基金:如何理解美聯儲的“鴿派”聲明和“鷹派”信號

對於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釋放出的信號總體來看是操作偏“鷹派”,聲明更“鴿派”,美國資本市場的表現也印證出這一點。受利率更敏感的美元指數、美債、黃金,在會議決議公佈後均有持續反應,美元指數大幅拉昇至91以上並在後續保持高位,10年期美債利率升至1.57%,黃金持續走弱,而美股則呈現V型走勢,在鮑威爾“鴿派”發聲後出現反彈。

市場對美聯儲操作偏“鷹派”的解讀,主要來自:一方面,6月加息點陣圖顯示的加息節奏力度較前期加強。具體來看,在18名發佈預期官員中,有7人預計2022年將加息,較此前預期的人數多3人,人數佔比將近40%;有13人預計2023年會加息,人數佔比超過72%,較此前預期多6人,其中11人預計屆時利率將超過0.5%,人數佔比超過61%,表現爲2023年末美聯儲將在當前基礎上至少加息兩次。

另一方面,美聯儲上調了其利率走廊利率。下限逆回購利率(ONRRP)和上限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各上調5BP,使其分別升至0.05%和0.15%。爲何美聯儲在此時上調?其原因是近期短端流動性過於寬裕,近期逆回購市場交易放量,存在部分回購利率和短期國債利率擊穿利率下限的情況,若美聯儲放任短端流動性拉低利率下限至負利率,將衝擊貨幣市場等資產,進而外溢產生系統性風險。此次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並未上調,利率走廊上下限調整後仍在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內,此次上調也並不會影響美聯儲、商業銀行和貨幣基金的資產負債表結構,可見並不能將此次上調解讀爲美聯儲加息以及實施貨幣緊縮的信號。

此外,部分市場認爲較“鷹派”的信號,來自於通脹預期的上調。鮑威爾在會後的講話中雖仍堅持高通脹的暫時性,但也承認未來通脹可能遠超目標且更持久,可見美聯儲對短期通脹的判斷也在向現實迴歸。在6月所有經濟數據預測調整中,針對2021年的核心通脹PCE預期調整變化最大,由此前的2%左右調升至3%。但美聯儲對美國2022年-2023年核心通脹預期依然保持2%左右,反應出美聯儲並未改變其對未來通脹終將回歸常態的判斷。

相比之下,鮑威爾聲明更偏“鴿派”,對市場所解讀的“鷹派”信號均有一定反擊。具體體現在:當下美聯儲並未對購債計劃作出任何變動,針對Taper(縮減購債)的表述也未有更多實質內容;5.8%的失業率低估了就業缺口;雖然加息點陣圖偏“鷹派”,但鮑威爾表示“不要試圖通過點陣圖來判斷未來的利率走勢,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現在談論加息不合時宜,我們距離目標還很早”;針對高通脹也主要歸因爲供給瓶頸、招聘困難和其他制約結構性因素;對於上調準備金利率等舉措,鮑威爾強調:“這種技術性調整對聯邦基金利率的適當路徑貨幣政策立場沒有影響。”

展望未來,隨着美國羣體免疫屏障的建立和救濟金政策的退出,美國就業缺口將得到彌合。疫苗全球範圍的外溢,也將逐步緩解供給瓶頸所帶來的高通脹問題,相關問題的積極變化,將在未來一個季度時間窗口去觀察和驗證,預計9月美聯儲的議息會議將釋放出更多變化信號。不過,目前暫也不能排除,救濟金退出可能對就業提升的作用並不盡如人意,或者美聯儲願意增加對經濟情況的觀察窗口而不急於Taper。由此看,未來美聯儲的操作節奏上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不應過早、篤定預判其操作。

金鷹基金權益研究部策略研究員  金達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