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主動基金申購 3大類最吸金

跨國固定收益型、臺股與跨國多重資產基金,成爲相對受市場資金青睞的類型。圖/本報資料照片

11月淨申購逾億元境內主動式基金

11月市場情緒一方面從拉回整理中逐步回溫,一方面期待聯準會2024年有望降息,成長動能將逐步回溫,在這幾個利多方向牽動下,國內投信所發行的各類主動式基金中,跨國固定收益型、臺股與跨國多重資產基金,成爲相對受市場資金青睞的類型。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2023年11月投信所發行各類主動式基金中,有五類型的基金淨申購逾億元,其中以跨國固定收益型淨申購金額最高、達89.3億元,其次是國內股票型基金的18.55億元、跨國多重資產型基金的16.28億元,及跨國投資組合平衡型基金的3.63億元。

就臺股部分,安聯投信臺股團隊表示,整體來看,大盤走勢趨向盤堅格局,除了原有的趨勢股持續受到市場關注外,產業基期較低的類股亦有機會成爲盤面資金青睞的對象、可望有較好的表現。

國泰臺灣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樑恩溢指出,AI伺服器成長動能可望在2027年達到倍數成長,將成爲半導體主要成長動能,臺灣半導體供應鏈料將扮演臺股領頭羊地位,建議可以逢低佈局方式參與。

多重資產部分,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認爲,近期市場對美國景氣陷入衰退的擔憂減緩,通膨數據有望持續回落,升息循環近尾聲,企業獲利仍舊穩健,美國勞動市場、消費支出、財政支出等等數據可望持續支撐美國經濟。

柏瑞投信強調,美國科技類股再強彈,但在基本面穩健支撐下,目前評價遠稱不上泡沫。放眼科技產業投資題材豐富,可透過柏瑞科技多重資產策略結合科技股票、科技債券和科技REITs三大資產,有望全方位參與科技板塊的長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