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國匹夫有責 烏克蘭鐵工廠自制防彈裝甲支援前線

扎波羅熱郊外的民間軍需工廠,正在生產防彈裝甲板。(圖/美聯社)

俄烏戰爭超過3個月,烏克蘭的頑強抵抗令多數國家佩服,除了武裝部隊的英勇以外,民衆的支持也很重要,在扎波羅熱附近的鐵工廠,原本是生產汽車材料的,現在利用自己的鋼材的認識,改成製作防彈裝甲,提供給前線部隊。雖然他們沒有什麼商業管理與品保標章,但憑着自己的實彈實測,仍保證裝甲的防彈效果。

美聯社報導,這個位在扎波羅熱的工業園區形成志願報國者的聚集地,他們生產各種物品,從防彈裝甲、防彈背心、反坦克障礙、迷彩網、便攜式暖爐等等,其中還有研發部門,一個部門專門研究車輛改裝,把小巴士改裝成防彈運輸車與救護車。有些材料必須向外國購買,例如防彈背心,他們利用衆籌資金向瑞典、芬蘭和比利時等地購買。

民營工廠生產的僞裝網。(圖/美聯社)

這個自願軍需廠是當地名望人物布薩羅夫(Vasyl Busharov)和他的朋友(沃夫琴科)的發想,很快的就到400多名志願員工的加入,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裁縫、工匠、司機,還有律師。律師幫他們接洽對外採購設備與材料的事宜,司機則將他們的成品運送出去。

52 歲的時裝設計師葛蕾科娃( Olena Grekova)說:「我的專長在這裡也能得到發揮。」她目前設計防彈背心與縫紉。

原本是服裝設計師的葛蕾科娃,現在幫忙設計防彈衣。(圖/美聯社)

當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葛蕾科娃正在泰國,爲她的春季服裝尋找靈感。得知家園面臨戰火時,她不是想着留在國外避難,而是回家幫忙。她的她的丈夫和兩個成年兒子其實都勸她不要回來,「但我做了一個決定,我必須回去。」

她與布薩羅夫認識多年,得知有這麼一個志願後勤廠正在建立時,她在3月3日到家後就決定加入,從製作晚禮服改成功能性防彈背心。「這是個全新的體驗,其實也很有趣。」

在工業園區的另一部分,55 歲的波利圖拉(Ihor Prytula)正忙着製作新的迷彩網,他原先是一名傢俱製造商,在戰爭開始時,加入了這個團隊,他說自己曾有一些軍事經驗,所以很快就知道士兵需要什麼。

對於波利圖拉來說,這場戰爭不但是國仇,還有家恨。他 27 歲的兒子在3月下旬幫助疏散北部城鎮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人們疏散時,遭到俄軍轟炸而身亡。

「戰爭和死亡,這是世上最糟糕的事,我深知這一點。是眼淚,是悲傷。」

戰爭一開始,布薩羅夫就招募志願者,第一天就有50人加入,第二天150人,第三天300人。他們一開始製作「莫洛沃夫雞尾酒」(燃燒瓶),在10天內,就生產了 1萬4千個,後來發現俄軍進展有限,燃燒瓶用不到,轉向生產被稱爲「刺蝟」的反坦克障礙物,其實就是用三根以一定角度焊接在一起金屬架,就像在諾曼第灘頭的那些障礙。很快,烏克蘭士兵對布薩羅夫表示,他們真正需要的是防彈背心,請他們想想辦法。

但是學習如何製作如此專業的東西並不容易,布薩羅夫花了三天兩夜的研究,才明白需要做什麼。他們製作的防彈背心材料很簡單,就是鋼板,團隊檢查了各種類型的鋼材,測試並檢查子彈穿透力。有些輕巧但保護力不足,有些太重而無法裝戴,然後他們找到了汽車懸吊系統的鋼材,輕巧又夠堅固。

沃夫琴科還找到各種槍支,來測試他們的防彈裝甲的效果,用汽車懸架鋼製成的裝甲背心,打出了幾十個彈痕,但沒有一個能穿透。

布薩羅夫說,兩個月內他們生產了1800件防彈背心,目前還有大約 2000 件等待名單。沃夫琴科說,據說,有多達300人被他們的鋼板背心救了命。好評使他們更有幹勁,讓我們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