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殺不死新冠肺炎!「民衆易忽略」防疫7常識揭曉...開除溼可降解病毒

專家呼籲清明連假少出門。(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林妤柔/綜合報導

清明連假要到了,許多醫事人員提倡,若非必要,儘量少出門、少往人潮擁擠的地方去。除了基本的防疫知識以外,毒理專家招名威也分享民衆可能忽略的常識,避免防疫出現小漏洞

1.病毒不是細菌,無法用抗生素殺死。因爲病毒不是活的,它被外套膜脂肪保護層覆蓋的核酸(RNA)物體,當被眼、鼻或呼吸系統細胞吸收時,其遺傳密碼就會被植入這些宿主細胞裡,開始生產新的一批病毒。由於新冠病毒是一種核酸分子爲主的半生物,因此不會被「殺死」,只能自行降解。

2.病毒在外其實很脆弱,唯一保護它的是薄薄的脂肪外層,且容易被肥皂清潔劑「去除」,所以必須用肥皂洗手至少40秒鐘。「熱」可以幫助融化脂肪,建議最好使用溫水洗手、洗衣服和所有用品

▲75%酒精殺病毒。(示意圖/記者柯振中攝)

3.純度超過75%的酒精可溶解脂肪,但醋沒有用。喝的酒不行殺病毒,外在、內在都是,就算40%的伏特加也不行,只能外用,且當病毒跑到身體後,喝酒反而會降低免疫力,影響身體對抗病毒的能力。若想真的消毒,可用500ppm漂白水或200ppm次氯酸水溶解新冠病毒,清潔家中請以漂白水比水(1:4)調配

4.當病毒粘在物品上時,切記它存在的時間,3小時氣溶膠、多孔表面衣物),4小時(銅金屬木頭),24小時(紙板),42小時(不鏽鋼)和72小時(塑膠)。若清潔時使灰塵飛揚,病毒可能會在空氣中黏附到氣溶膠上,漂浮就可能會長達3小時,並直接進入呼吸系統。所以在接觸食物、金屬鎖、電梯按鈕旋鈕、開關、遙控器、手機、手錶計算機書桌、筆、電視等物品,前後都必須洗手。

5.病毒在比較冷的地方或有空調的地方非常穩定,因此除溼、乾燥、溫暖和明亮的環境可使它更快地降解,但不代表暑假到了病毒就消失。像是太陽中有紫外線就可以分解病毒,但曬太陽的時間至少需要20分鐘以上,自備的紫外燈也是一樣,不過紫外線會釋放自由基傷害皮膚,使用不當導致皺紋皮膚癌。但病毒主要透過呼吸系統和眼睛進入身體,不會通過健康的皮膚。

▲清明連假建議少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圖/記者李毓康攝)

6.空間越狹窄,人口密度越高,病毒的濃度就越高,所以密閉空間最危險。這段時間建議大家少去陰暗密閉狹窄的場所,降低罹病風險。

7.被感染的年齡層越趨年輕化,死亡也不再是高年齡人的專有,且發燒這個症狀也未必是主要檢測指標。有越來越多病患都有「失去味覺嗅覺」的狀況發生,是否因病毒變異所造成的還不得而知,仍需等更多的研究數據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