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5大領域!臺美科技會議規劃今年這時舉辦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邀請美方科學機構高層11月來臺參加「臺美科技合作會議(STC)」。(國科會提供)

臺灣和美國關係愈緊密,國科會規畫11月上旬在臺灣舉辦首屆「臺美科技合作會議(STC)」,聚焦生醫及精準健康、半導體與微電子、資通訊科技及資安、AI人工智慧、太空及環境科技等5大領域,以進行深化合作。

依據2021年的第2屆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結論,國科會規畫11月在臺灣舉行「臺美科技合作會議(STC)」。經我國跨部會盤點及協商後,這次會議將觸及生醫及精準健康等5大領域。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6月率團訪美期間,拜訪美方的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國家衛生院(NIH)與國家癌症研究所(NCI)等單位,並邀請他們高層11月來臺參加「臺美科技合作會議」。

臺灣和美國在科技方面的合作最受人注目的是半導體領域,美國政府邀請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州設廠,並相繼提出《晶片法》及將臺灣納入「四方晶片聯盟」(Chip4),試圖打造「民主晶片供應練」。

吳政忠日前曾表示,在半導體方面,臺美雙方會藉由科技合作會議,討論如何深化研究,並由臺灣工程師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持續進行合作。

國科會指出,在半導體領域,美國希望臺商能去設廠;太空科學方面,臺美都在推動低軌衛星和氣象衛星,未來還可以進一步延伸合作領域;精準醫療上,臺灣擁有雄厚基礎的健保大數據庫,結合資通訊推動精準醫療,美方有高度興趣。

國科會說,後疫情時代的國際合作,要發展出民衆接受的新科技,進而變成新興產業,如元宇宙。同時,國科會加強我國與其他國家的科技合作,在美國、英國、法國等設置常設機構,也加深與捷克、立陶宛等中都歐國家的關係,並將推動更多實體交流、人員互訪,與理念相同國家進行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