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局開疆闢土大動作 情報員染色掩護 內勤外派歷練

軍情局執行「開疆闢土計劃」,派員本島外島縣市染色」,徹底改變身分,爲後疫情時代的情搜工作超前部署。圖爲軍情局大門口。(本報資料照片

據軍情單位人士透露,爲培養情戰幹部實務經驗,軍情局長羅德民近日下令,各情戰單位執行「開疆闢土計劃」,派員赴本島與外島各縣市「染色」,徹底改變身分,爲後疫情時代的情搜工作超前部署。

化名徹底改變身分

據瞭解,外派情報員都用化名,一來基於任務與安全考量,二來是做身分掩護,亦即情報術語中所稱的「染色」。

基於人身安全考量,軍情局早已不派情戰基幹大陸情報人員的實務或訓練必須在臺灣,或周遭國家進行,即使是李登輝時代派遣約百位情報員赴大陸情搜,身分掩護也是在臺灣先做好染色。

軍情內部官員指出,情戰單位以情搜爲首要任務內勤外勤合理比例應是4比6,但目前內勤比例偏高,羅德民因此下令各單位檢討,派遣內勤基幹赴外歷練

以就學進修做掩護

據指出,這些外派情報員要先從身分掩護做起,例如有些情戰幹部有家族經商背景,就進入家族企業工作,身分染色較易,也有些情戰基幹以就學或進修做掩護。總之,這項開疆闢土計劃就是讓情戰幹部徹底改變身分,再進行情搜工作,在剛派遺的半年內,不會做績效評比。

不過,開疆闢土計劃來的倉促,內部出現雜音,例如有些家住北部人員,不想被派到南部,有些人派到偏遠縣市,擔心情報資訊不足,績效受到影響;也有情報員抱怨,單位只想把人派出去,完全沒有周密計劃,情報員的潛伏工作,從染色到以新身分開始情搜,至少要有4、5個月的縝密作業,不應倉促行事

軍情官員表示,羅德民要求所有派遺需當事人同意,如有家庭因素考量,暫時無法離開,可以暫緩調動

拿得到第一級情報

另據情治單位人士透露,軍情局1位大陸情搜好手,績效評比連續多年列特優,軍情局在其歷練組長等職位後,升任處長,間接打破軍情局近年拿不到第一級情報的傳聞,只是情報工作低調,情治單位不會公開說明情報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