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賣七個月 全家霜淇淋銷量衝破500萬支的秘密

(圖/今週刊提供下同)

作者:王家英、鄭椲樵摘自:今週刊《敢變 揭開全家便利商店 更新‧更快‧更有趣的秘密

●精選書摘

2016年夏天,臺灣冰品市場最夯的冰品──酷繽沙,買氣滾滾,讓全家便利商店的冰品業績再度衝破紀錄,即使時過境遷,霜淇淋銷售已迴歸「正常」,但這個翻轉心佔率成功經驗,在臺灣零售通路業界,已成爲經典案例之一,究竟其中有何秘訣

全家董事長潘進丁,有一次在北海道開會時順便考察,發現當地超商使用的是一種桌上型霜淇淋機,回國後立即提供給鮮食團隊參考。鮮食部門也立刻調查蒐集日本市場的情報,找出更好的運作模式。

到過日本旅遊的臺灣遊客,總是對日本濃香爽口的霜淇淋念念不忘,就算一支霜淇淋動輒要價三、四百日圓也趨之若鶩,理由無他,因爲值得! 臺灣市面上一般的霜淇淋卻難以讓消費者有同樣的感受。如果把臺灣、日本的霜淇淋放在一起讓消費者選擇,即使價格較貴,後者仍會勝出。全家發現,如果要在成熟的市場,提供給消費者新的選擇,吸引顧客購買,就必須改變想法,「不是我有什麼,而是消費者要什麼?」設法做出具備日本霜淇淋魅力的產品。

過去,雖使用日本的機臺,但是採用臺灣廠商的配方製作出來的霜淇淋口味與機臺的適配性不足,風味總是少了一點特色。第三次測試,改以日本機器和配方,並且推出臺灣消費者接受度最高的香草霜淇淋。

翻轉股價的霜淇淋

回到2013試營運的第一天,店員抱着平常心工作,沒想到不久櫃檯前就大排長龍,這些排隊的媽媽、孩子和上班族全是衝着霜淇淋來的!

試營運前,全家的商品部門曾經做過日銷量五十支的美夢,沒想到這支霜淇淋的威力遠遠超過預期,第一天銷售竟然就賣出了三百多支! 由於需求爆大量,即使霜淇淋機臺不停轉動的製作,店員手忙腳亂也應付不及,許多事先沒有想到的問題一一浮現,像是機臺來不及製冰、霜料解凍太慢、店鋪提供甜筒,但客人卻要求杯裝……全家總部火速召開專案小組,重新調整霜淇淋作業的SOP。各部門的經理帶着課長專員進行跨部門的會議,從配送的溫層物料動線規畫清潔劑的擺放等各個細節,逐一修訂改善。整整花了四天時間,終於調整就序,霜淇淋的銷售作業逐漸步上軌道,銷售量快速攀升,加緊腳步積極鋪設霜淇淋機臺,以因應不斷升溫的市場需求。

七個月下來,賣霜淇淋的門市還不到三百家,但銷售量就衝破了五百萬支,從小孩到老人都愛上了這一味,幾乎征服了各種年齡層客羣。有的店鋪每天可賣出一千多支,必須動用兩個人專門顧機臺,各地區的門市也紛紛要求裝機

眼看全家的霜淇淋賣得嚇嚇叫,各家業者紛紛跟進,除了原來就賣霜淇淋的麥當勞和義美之外,超商同業、超市量販通路也先後加入戰局。2013、2014年,霜淇淋在臺灣遍地開花,四處都在賣,雖然競爭者衆,但全家的霜淇淋始終是消費者心中的第一名。其實,這一波霜淇淋熱潮,爲全家翻轉的不止是消費者心佔率,也反映在股價上,在霜淇淋熱賣期間,股價首次超越了統一超商。而拜霜淇淋暢銷之賜,代工生產霜料的南僑股價,也從二十多元飆升到四十多元,翻了一倍。

第一次拿到「叫牌權」

霜淇淋一役拔得頭籌,對全家意義重大,因爲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取得了「叫牌權」,不再跟着對手出牌,而是領先出擊,展現出「開規格」的能力。接下來酷繽沙的漂亮出擊,除了再次證實開規格的能力,也顯示鞏固叫牌權的企圖心

第二個關鍵供應鏈的整合,取得制高點

連鎖便利商店是規模化的產業,商品很容易被同業複製跟進,供應鏈的整合成了鞏固競爭優勢的關鍵。霜淇淋從一開始上市,就被市場的龐大需求推着跑,好吃的霜淇淋的兩大核心要素──機臺和霜料都供不應求,緊盯不放,猶如扼住關隘守軍,不讓敵軍有機會入關。

第三個關鍵是社羣行銷的運用

霜淇淋上市之後,立即透過臉書粉絲網和消費大衆進行溝通,並推出臉書打卡買一送一、限量三十組的行銷戰術。隨着買氣不斷衝高,那一段時間,網路上只要出現霜淇淋字樣,便立即遭到洗板,如此周而復始的循環,便締造出一波波的流行熱潮!

第四個關鍵是口味不斷翻新,吸引顧客嚐鮮

霜淇淋的香草口味固然是不敗經典,但爲了保持新鮮感,勢必得開發更多新口味。於是,依照季節性、節慶變化及供應鏈的調整。對全家而言,透過創新,它要翻轉的不是市佔率或營收,而是「消費者的印象」。

每次成功的創新,都是一次讓消費者聽到獨特聲音的機會。當創新的聲音不被同業淹沒,一次次被消費者聽見,消費者就有可能改變印象,發現全家和其他便利商店的不同,翻轉便會從消費者的心中展開,而這也是品牌價值被體現的時刻。

★本文經今週刊授權,摘自《敢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