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大司命出圈之路,就明白《王者榮耀》到底在探索一條什麼道路

作爲《與鳳行》的忠實觀衆,林更新最近的一舉一動可謂是牽動着陀螺的心。

行止沈璃熱搜不斷,日常追劇結束,還能在網上看神君和碧蒼王的各種互動,略微填補了陀螺的追劇空窗期。其中幾個和王者榮耀、林更新相關的話題熱度非常高,陀螺原以爲只是明星們一起打打王者,誰知道點進去卻看到行止神君在玩cos,而cos的正是王者榮耀新角色——大司命。不得不誇誇王者官方的8G網速,劇還在播着,合作就同步釋出了。

陀螺仔細研究一番後發現,林更新cos的新英雄大司命跟《與鳳行》裡的行止神君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在身份使命和個人感情上,比如大司命身爲雲夢澤神巫,身負“執戈斬邪祟,護佑萬靈”的使命,而“行止”身爲上古神也同樣肩負安定三界衆生的重任;而“行止”對萬事萬物淡然的模樣,也與大司命因履行神職不可動情的姿態十分相似。

在陀螺看來,如果光從在播劇的熱度來分析如此高聲量的話題事件必然過於片面。自2015年《王者榮耀》上線以來,創造了不少讓人記憶深刻的英雄角色,如瀾、雲纓等。有些通過地方文旅聯動和文創合作展開,賦予角色豐富的人文價值;有些藉助多元的內容創意放大英雄特性和魅力......符合國人審美的形象、耐人尋味的人物故事以及推陳出新的技能機制,讓新英雄們往往一上線,就贏得了玩家們的喜愛。而令陀螺更加感到好奇的是,小王怎麼就這麼懂玩家,每次推出新角色,不僅穩穩踩中玩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點,還能兼顧文化傳播的流行度和深度呢?

因此,陀螺深入研究了大司命上線前後的相關熱點事件,發現王者其實十分擅長挖掘傳統文化中有趣的點,並用新穎的方式來展現其魅力;跨越時空,從用戶內容偏好出發,貼近用戶關注的熱點來打造爆點內容。或許這就是大司命的出圈密碼。可以預見的是,這也將成爲王者榮耀不斷打造符合大衆需求的文化產品,保持遊戲活力的重要路徑。

跨越兩千多年的文化溯源,讓玩家與角色同頻共振

早在大司命剛推出的時候,《王者榮耀》便邀請華中師範大學戴建業教授通過角色設計來源及故事背景,抽絲剝繭般爲玩家解讀其背後中式浪漫的生死觀。

戴建業老師,除了是深受年輕人喜愛的老教授,他還是那個一口麻城口音,整日將“我的個天”“狗東西”掛在嘴邊的有趣老頭子。任何枯燥的歷史文化,經他講述,都會變成相當接地氣的內容,很符合當下年輕人的精神理念和內容消費偏好。

大司命的設定靈感,是源於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所創作的《九歌·大司命》,其中描繪了大司命威嚴、神秘、忠於職守、督察人性善惡、掌控生殺大權的形象。戴老師作爲一名在文壇上研究古代文學多年的專家,同時也是一位相當受用戶歡迎的老教授,他帶領用戶一同進行文化溯源,來到了曾經真正雲夢澤的所在地,實地講述了一次關於“生命”的小課堂,超脫思量生死的沉重感,賦予年輕用戶對生命以更通透的視角,號召用戶珍惜當下。

正如戴建業教授所講,《九歌·大司命》中寫到:“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可爲”,生與死均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正視生死,才能夠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際遇。作爲掌管生命與死亡的神明,大司命映射出中華民族對生命意義的浪漫幻想,告誡着世人勿恐懼生離死別,勿執念往生,唯有珍惜當下,方能歸而無憾。

戴老師以通俗易懂的講述方式,生動地向玩家詮釋了大司命本身所肩負的使命,並從個人角度給出從大司命身上所映射的中國古代生死觀的理解和感悟。通過這次文化聯動,也讓更多人從角色故事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和珍貴,在網上引起了廣泛傳播和討論。

對比以往遊戲產品的文化聯動,本次大司命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設計不僅得到了行業的高度關注,更是收穫了大批用戶的關注與好評。經由動人心絃的背景故事,玩家可以理解到,作爲掌管生死的英雄,大司命身上超凡脫俗的氣質是源於他的經歷,飽滿的反差感也把玩家對角色的好感度一下子推向了高潮。

其實,講好一個人物故事並不容易。一方面,在當代玩家普遍習慣快節奏、追求爽感的娛樂主義下,花大力氣去寫好人物故事,本身就是一大門檻。另一方面,以放大角色吸引力爲導向,打造更具有沉浸感的人生價值觀內容,本身也絕非易事。

可以說,王者榮耀借傳統文化的神魂,爲新英雄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身軀。跟有着豐厚文學造詣的名人一起講關於英雄的故事,降低了大家理解門檻的同時,也保證文化專業度。不僅讓玩家能夠與大司命的靈魂同頻共振,也把這份獨屬國人的浪漫表達帶給了更多人。

遊戲角色走進現實,讓玩家和英雄跨屏互動

隨着ACG文化的普及出圈,cos成了用戶對喜愛作品的直觀表達方式。而在cos領域的積累沉澱,《王者榮耀》只多不少。在年初的跨年活動中,《王者榮耀》 就邀請了多名明星cos成遊戲角色,得到了不少玩家、明星粉絲、和cos愛好者的認可,網友大衆也是好評如潮。在《與鳳行》受到外界注意時,王者便預判該劇熱度前置合作林更新。伴隨着劇集的播出,林更新憑藉行止神君一角不斷登上熱搜,隨後的大司命cos也成功火出圈。

王者在cos還原度上一以貫之地下苦功,貼合隨着《與鳳行》播出後用戶對於兩位主演的CP磕糖熱情進行創意預埋,將事件熱度推向高潮。在此前的《與鳳行》發佈會上,趙麗穎一句“不僅有好看的皮囊,還有有趣的靈魂”,把林更新整出了趣味表情包,一時間成爲粉絲網友討論的熱梗。

在4月3日林更新抖音發佈的大司命變裝短視頻中,這句話被印在橫幅上,並用大喇叭播報,與後續的大司命變裝產生了極致反差。只見他手到戈來,隨着“執戈誅惡,諸惡俱散”的唸白,變成了一個冷酷威壓的神巫,將許多個CG中出現的動作進行了極致還原,就好像大司命真的從遊戲中走出來了一樣。玩家代入感拉滿,直呼過癮,更是由此聯想到《與鳳行》女主——趙麗穎曾COS過公孫離。

因此不少網友紛紛艾特林更新“保護我方射手”,不料林更新主動回覆“抓不了一點”、“我做她的瑤”。這一語雙關的應答,既表示出他和網友共同的玩家身份,與網友互動同頻,又將遊戲互動與劇情關係相融合,瞬間激起王者玩家和《與鳳行》劇粉磕CP的熱情。用戶圍繞“林更新把趙麗穎原話拉成橫幅”這一梗點,玩得不亦樂乎。經用戶熱情高漲的自發傳播,4月6日,#林更新評論說做她的瑤#話題登上抖音娛樂榜第1、熱榜總榜第6;4月7日,#林更新 我做她的瑤#登上微博熱搜第1,快手熱榜&文娛&搜索飆升 三榜第1,相關討論延續多日。

值得一提的是,在林更新拍攝cos大片的過程中,王者官方還邀請了KPL職業選手前來探班,知名coser河野華因爲藝人的圓夢計劃也收邀來到現場,成爲了林更新的cos助理。

明星粉絲、電競觀衆、二次元cos愛好者們,突破了圈層壁壘,在聯動視頻評論區熱情開麥交流,不僅進一步助推了事件熱度,也加強了王者榮耀與用戶間的情感鏈接。

最後是長線價值層面。近年來隨着用戶變遷,市場口味不斷在發生變化。而《王者榮耀》又是怎麼在變化之中穿越週期,實現長效經營的呢?

以本次王者聯動林更新爲例,《王者榮耀》憑藉多年積澱的專業優勢,精準預判《與鳳行》的熱度潛力與藝人敲定了合作,才得以在劇集熱度最高的時候,適時放出高質量的藝人合作內容,贏得了用戶的關注與好感。不僅如此,在內容上線後還藉助梗點預埋及發酵,成功引爆大衆話題,輸出大衆喜聞樂見的優質內容,推動着本“不染人間煙火氣”的大司命走到現實之中,和玩家來了場熱鬧有趣的跨屏互動。更是讓大家樂於參與,源源不斷的二創內容不斷蓄積,最終輻射更爲廣泛的用戶層,至今大司命的熱度仍在進一步提升。

過去我們常說,在用戶精細化運營時代,每一環都不可或缺。而以內容撬動用戶,在當下精品IP遊戲層出不窮的時代,毫無疑問將更有競爭力。

深植傳統文化土壤,內容形式推陳出新,加固遊戲與用戶情感橋樑

一款遊戲產品要想持續打動玩家,必得依靠遊戲本身豐富多樣的玩法、充滿沉浸感的視聽體驗、立體鮮活的角色塑造以及永不枯竭的文化源動力。王者除了兼顧以上做法之外,還意識到優質的產品需要依靠新穎的內容創意、多元的傳播路徑,才能廣泛吸引玩家關注到新角色,主動加入嘗試。

比如,在不久前《王者榮耀》與成都金沙博物館聯動推出的最新皮膚“海月-金烏負日”。該皮膚以太陽神鳥金飾文物爲原型,採用青、金配色爲主色調設計,在英雄海月的新皮膚上還原了古蜀文明的璀璨工藝。在皮膚上線之際,還邀請到了戚薇參與cos,化身太陽神鳥展示皮膚之美。在內容上創新性地以擬人短劇形式,展示金沙博物館館藏文物之美,突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背後的文化意義。

類似這樣具有文化深意的皮膚聯動,對於運營多年的《王者榮耀》而言,可以說是多如過江之鯽,比如滕王閣聯動皮膚、白鶴梁神女皮膚、敦煌系列皮膚等等。這些皮膚背後,或代表了一段歷史,或代表着地域文化,亦或是某種國風神話的化身。而年輕用戶通過遊戲這一數字載體,得以更深刻地認識到背後的溯源含義。

當然,上述例證只是《王者榮耀》過往所做的價值探索中極小的一部分。經多年沉澱,不誇張地說,如今在各個文化領域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王者的身影。王者圍繞文化和情感,在傳承傳統和接軌現代潮流藝術形式之間奮力摸索,輸出經得起推敲的優質內容,讓玩家感受到深厚的誠意和卓越的體驗,形成獨屬於玩家和遊戲的情感記憶。

結語

這次新英雄大司命的熱度事件,讓陀螺意識到,《王者榮耀》一直在努力以大衆和玩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到大家身邊,讓更多人體會到傳統文化蘊含的智慧。在快節奏的當下,《王者榮耀》也不斷貼近時下熱點,用優質的內容產品鏈接流行文化,聯動圈層,讓年輕人瘋狂心動。

縱觀遊戲行業,《王者榮耀》的文化影響力一直處於行業前沿。它持之以恆的穩定輸出,一點一滴地營造遊戲濃厚的文化氛圍,贏得了用戶廣泛認可和讚許,成爲遊戲產品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深度上的行業新標杆。

在現今“流量焦慮”席捲行業的存量時代,它又做到了緊扣時代需要,大膽拓寬邊界,憑藉持續給玩家提供得天獨厚的情緒價值和豐富多元的內容體驗,在激盪之中始終迸發着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