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需水 石門水庫增雨稀落

北水局趁着鋒面報到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發射兩支焰劑,但在集水區僅有0.48公分水量進帳。(北水局提供/邱立雅桃園傳真)

近日枯水期石門水庫水位跌破237公尺,連平日藏在水面下的土地宮廟曝光,北水局13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但集水區僅入帳4.8公釐些微水量,面對疫情需多洗手及農業用水需求,加上這波鋒面將在週日結束,未來如何度過枯水期,考驗主管單位調度智慧

枯水期跌破237公尺

水利觀測近期下雨機率增加,發現桃竹苗地區13日有一波鋒面,通知石門、寶二永和山、明德鯉魚潭共6個水庫發射焰劑進行人工增雨作業。其中石門水庫水位已跌破237公尺,蓄水量僅68.71%,面對近日疫情不少家戶有清潔需求,個人也須勤加洗手,往年枯水期常宣導民衆節約用水的北水局,今年則因爲疫情有苦說不出。

農業用水不致缺乏

石門水庫水情統計今年以來累積降雨量達50.4公釐,目前蓄水量與近5年平均蓄水量相比短少約697萬立方公尺。北水局副局長郭耀程表示,降雨量等數據跟往年平均相比差不多,雖然疫情讓民衆有用水需求,但整體量並未想像的大。

此外農業用水也在2月1日起由石門、桃園兩個農田水利灌區供灌,不過在水利署要求控管下,石門水庫在5月底前維持1個月的公共給水量,讓農業用水不致缺乏。

郭耀程指出,此次人工增雨結束後,在集水區總共只有4.8公釐入流量,由於會經過土壤吸收,水庫無明顯增量,挹注效果有限。目前北水局配合水利署增雨服務團,每日待命隨時等候通知進行人工增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