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 TrendForce揭十大趨勢(2-1)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揭示十大科技趨勢,其中,AR眼鏡結合智慧手機,掀起終端領域整合,受到市場矚目。預測2021年AR眼鏡將改採外接智慧型手機的設計,透過終端跨領域的整合,讓智慧型手機成爲AR眼鏡的運算平臺,降低AR眼鏡產品本身的重量成本。十大趨勢如下:

一、DRAM正式跨足EUV世代,NAND Flash150層疊堆技術升級。2021年三大DRAM廠: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除了持續往1Znm、1 alpha奈米制程轉進外,三星(Samsung)將率先跨入EUV世代,緩步取代現有的double patterning技術,以提升成本結構與生產效率

2020年NAND Flash疊堆技術突破100層後,2021年繼續往150層以上推進,單晶容量也將自256/512Gb推進至512Gb/1Tb,透過成本改善吸引客戶將容量升級。在儲存介面上,PCIe Gen 3已成主流,PCIe Gen 4隨着新遊戲主機搭載以及Intel新平臺的採用,預計市佔率將自2021年起攀升,滿足高階PC、server、data center高速運算需求。

二、2021年全球營運商加速5G基地臺建置,日韓已搶先關注6G。2020年6月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發佈最新5G SA部署指南(5G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SA Option 2),進一步討論營運商部署之技術議題與5G於全球建置狀況預估2021年起電信營運商將大力推動5G獨立(SA)組網架構,除提供高速和大容量通訊外,亦可根據應用程序定製網路和適用超低延遲網路需求。在5G技術展開之餘,日本NTT DoCoMo、韓國SK Telecom(SKT)等已開始關注6G,強調未來有更多XR裝置整合(包括VR、AR、MR、8K和更多圖像),使用全像投影(Holography)交流將變得更爲真實,遠端工作、控制、醫學、教育等有望得以推廣。

三、物聯網進化爲智聯網,以AI賦能裝置邁向自主化。2021年物聯網將以深度結合AI作爲提升價值之主要核心,IoT定義也從Internet of Things演化爲Intelligence of Things,透過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等工具的附加,讓IoT軟硬體應用全面升級;在綜合產業動態考量經濟振興與遠端操作需求,將具體呈現於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兩大垂直應用領域。以製造端來看,非接觸技術加速工業4.0的導入,在智慧工廠追求韌性彈性及效率下,AI將致力使Cobot、無人機等邊緣端裝置具更高精度檢測能量,由自動步入自主化。在醫療業方面,AI將數據加值於流程優化場域延伸,更快的影像辨識以支援臨牀決策、乃至遠端問診與手術輔助,皆是AI醫聯網未來整合技術至智慧院所遠距醫療的重要方向

四、AR眼鏡結合智慧型手機,掀起終端跨領域整合。2021年AR眼鏡將改採外接智慧型手機的設計,透過終端跨領域的整合,讓智慧型手機成爲AR眼鏡的運算平臺,降低AR眼鏡產品本身的重量與成本。特別是2021年在5G網路環境將更成熟下,透過與5G智慧型手機的結合,除了能更順暢運行各種AR App之外,亦能倚靠智慧型手機的連網實現各種個人影音娛樂功能,促使手機品牌與電信營運商推動AR眼鏡市場發展的意願大幅提升。

五、爲自動駕駛把關,駕駛人監測系統(DMS)將大放異彩。車輛安全科技的演進從車外走向車內,感測技術朝向整合車內駕駛人狀況與車外環境的方向發展,AI的應用也不僅止於娛樂與便利,安全成爲新的應用重點。受到各項ADAS系統搭載率快速攀升,導致不斷髮生駕駛人依賴系統而忽視前方路況事故,對駕駛人進行監測的功能再次受到重視。然而未來將往更加主動、可靠和精準攝影機方案發展,進行瞳孔追蹤及特徵萃取來監測駕駛人疲勞、分心和不當駕駛行爲。而駕駛人監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s; DMS)在自動駕駛的發展過程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系統不但要能夠進行偵測與提醒,更要能判斷駕駛人的接管能力並適時與適度的介入車輛控制,預期該技術與功能將快速出現於量產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