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就是明年 5G手機出貨將超越4G

資策會MIC表示,2021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13.7億臺,年成長率7.8%,其中5G爲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主要動能,各大品牌業者旗艦新機均搭載5G,2021年全球5G手機出貨量5.5億臺,年成長率高達129%,出貨佔比40.1%。展望2022年,由於半導體供應不穩,基於獲利率考量廠商將優先生產5G機種,且出貨平均銷售單價(ASP)較高區域,預估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14.2億臺,年成長率3.7%,其中5G手機出貨7.6億臺,佔比將首度超越4G手機達53.7%。產業分析師廖彥宜指出,2021年臺灣智慧型手機出貨預估爲3.5億臺,雖然零組件缺料狀況將比上半年趨緩,仍須留意上游漲價帶動終端價格衝擊消費需求。展望2022年,臺灣智慧型手機產業產值預估成長2.3%,達2.8兆新臺幣。

觀測手機供應鏈趨勢,資策會MIC表示,2021年初主要非蘋品牌備貨積極,不過受到產地疫情再起以及長短料影響,與季度實際出貨有落差,預期效應將延續至2022年;Apple缺料風險相對較低,儘管陸廠切入蘋果鏈,臺廠仍具技術優勢。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全球寬鬆貨幣下通膨成爲隱憂,變種病毒的爆發導致零售銷售指數(RSI)與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下滑,都爲手機供應鏈帶來不確定因素,其中越南、印度產地較具風險,疫情發展將牽動三星與陸系手機出貨。

資策會MIC指出,展望2022年,預估產業產值將成長6.4%,達8900億新臺幣。展望2022年產業趨勢,需關注美、英偏鄉寬頻補助政策刺激下世代寬頻網路商機,如美國8大固網電信商就有5家正在擴大10G PON網路投資與商用。資深產業顧問張奇表示,若供應鏈議題獲得舒緩,2022年將是光纖到家(FTTH)設備在歐美市場大幅成長的一年,預期帶動Wi-Fi 6等大頻寬、高階產品的出貨需求。

針對5G發展,資策會MIC表示,疫情持續干擾5G供應鏈,不過臺灣5G產業仍將大幅成長,原因爲下,一,2021至2022年全球電信資本支出將創下歷史新高;二,由於新網路技術Open RAN的刺激,國際新興設備業者與臺廠機會增加;三,除了國際主要國家將進入5G網路布建高峰期之外,後續仍有許多初次發照的新興商機國家,如:越南、巴西、哥倫比亞等值得期待。產業分析師蘇偉綱觀測臺廠商機指出,由於部分營運商開始將核網託管於公有云,然而公有云業者較着重軟體服務一體性,缺少發展硬體,臺廠將有爲公有云業者提供設備的機會;除此,臺廠在美國設備替換計劃的商機中具有發揮空間,美國小型營運商尋求短期內可供應、無大陸成分的設備,是臺廠機會所在,如何精進方案整備度、快速出貨與價格都是首要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