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有我】強科技重人才,譜寫強國建設新篇章

(原標題:【科技強國有我】強科技重人才,譜寫強國建設新篇章)

人才強則事業強,人才興則科技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三個第一”的關鍵要素是人才,由此可見新時代抓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性。我們要堅持科技、人才、創新“三輪驅動”,不斷增強人才創新驅動力,爲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落實政策,在“引才”上做好文章。不拒衆流,方爲江海。當前,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堅持五湖四海廣開進賢之路,敞開胸懷廣納八方之才,圍繞重要產業、重點項目以及鄉村振興的實際需求,不唯學歷、資歷、身份,不拘一格地引進各類人才。同時,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的發展需求,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推動人才鏈與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效銜接,實行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鑄就偉大新時代。

搭建平臺,在“育才”上做好文章。“致治之要,以育才爲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只有建立健全識才、選才、用才的科學制度體系,爲人才在工作上提供強大支持、在生活上提供有效保障,營造公平、公正的選人用人環境,才能形成見賢思齊、羣賢畢至的良好局面。因此,要根據不同職業類型、崗位特點,精準使用、精準評價人才,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改進人才評價機制、創新人才流動機制,摒棄人才評價“唯學歷、唯職稱、唯資歷、唯身份”的現象,突出工作能力和實際貢獻,破除制約人才發展的各種“瓶頸”,更好地實現聚天下英才以用之。

優化環境,在“留才”上做好文章。栽樹重在紮根,留人貴在留心。優質的人才服務,纔是拴心留人的關鍵。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變被動、間接服務爲主動、直接對接,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要注重改善服務,優化人才環境,將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和待遇留人有機地結合起來,給予人才充分的信任、寬鬆的成長環境,要敢於壓擔子,努力爲人才搭設舞臺、提供平臺,爲其創造展現才能的機會,形成吸引人才的“磁場”、培養人才的“搖籃”和人才施展才華的“樂園”。同時,要全面落實好黨委常態化聯繫服務人才工作,通過政治上激勵、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關心、心理上關懷,切實解決人才發展的後顧之憂,調動各類人才創新創造的積極性,讓人才引得來、用得好、留得住,使人才真正成爲引領改革發展的引擎。

偉大事業呼喚人才,偉大時代造就人才。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只有將人才強國戰略具體化,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以更加開放、更加靈活、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才能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創新局面。(作者:楊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