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RVTA十月線上會議 前進運算架構未來十年

在5G時代,不少科技大廠爲加速大數據處理、提高AI運算效能,陸續採用以多核混合運算架構開發新晶片,希望能以硬體晶片方式加速人工智慧(AI)與高速運算應用(HPC),並降低雲端運算消耗能量。

多核心晶片開發趨勢,讓開源硬體RISC-V處理器架構,從原本的以端點設備爲主的使用情境,進一步提升至雲計算系統的核心繫統當中,包括Google、阿里巴巴、Intel等科技大廠,紛紛將RISC-V處理器架構導入到自家雲端伺服器系統當中,進而提升雲端運算效率,縮短AI運算所需時間,同時減少資料運算能源使用量。

由於RISC-V的彈性架構可提供多樣化的雲端與AI運算客製化晶片設計需求,爲讓臺灣產業瞭解未來十年運算架構新商機,臺灣RISC-V聯盟(RVTA)將於10月12日以封閉型線上會議方式,舉辦2021 RISC-V Taipei Day,會中除了由臺灣RISC-V聯盟會長暨力晶科技總經理王其國、SEMI Taiwan總裁曹世綸擔任開場嘉賓,也邀請RISC-V International理事暨晶心科技董事長林志明、RISC-V International技術長Mark Himelstein、晶心科技總經理蘇泓萌、芯原董事長兼總裁戴偉民、SiFive美國總部資深處長Drew Barbier等,以「見證計算新趨勢的崛起」、RISC-V架構未來發展之路」、「晶心處理器加速從雲到端的應用」、「打造RISC-V生態,推動異構計算創新」、「SiFive高效能RISC-V晶片設計策略」等議題發表專題演講。

市調機構Semico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基於RISC-V架構的CPU出貨量將超過624億顆,年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146%,尤其以工業領域167億顆最多。投資機構ARK Invest於近期的報告中也指出,2030年Arm和RISC-V可能成爲新的處理器標準,在雲端業務領域Arm + RISC-V組合的伺服器市場佔有率將達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