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倫特羅疑隨肉品吃下肚 毒性萊劑2千倍

臺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20多年前可能有人非法使用過克倫特羅,之後已被各國禁用。(本報資料照片)

國內首宗瘦肉精集體中毒,一次驗出「克倫特羅」(Clenbuterol)及「沙丁胺醇」(Salbutamol)兩種瘦肉精,推測是席間吃炸雞所致。臺大獸醫系名譽教授賴秀穗表示,克倫特羅的毒性是萊克多巴胺的2000倍,沙丁胺醇則是200倍,食用中毒是會發生的,在20多年前,當時因便宜可能有人非法使用,之後就較少有人用了,但在雞肉身上驗到,除非是火雞,機會應不是那麼大。

相關資料指出,克倫特羅是一種β2─腎上腺素受體促效劑,臨牀上經常用來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亦被作爲緩和氣喘急性發作時的支氣管擴張劑之用,80年代初,美國一家公司意外發現其有明顯的促進生長、提高瘦肉率及減少脂肪的效果,於是被畜牧業作爲瘦肉精使用。

賴秀穗指出,克倫特羅的毒性很強,後來在歐盟及大陸均發生數起人體中毒事件,大陸甚至曾發生1、2千人中毒,4人死亡案例,之後歐盟及大陸便禁止用於動物飼料添加劑。

至於沙丁胺醇,依資料顯示,如果加在豬隻或牛隻飼料裡面,可以減少脂肪、增加瘦肉的比例,但因毒性過大,而被各國禁用;用在醫學上,適當的劑量可當作氣喘病人的輔助用藥,因爲它可以使氣管擴張,緩解病患的症狀,減少病患不舒服的感覺。

賴秀穗說,相較萊克多巴胺,克倫特羅及沙丁胺醇價格便宜很多,在2000年前,大家對瘦肉精毒性還不是那麼清楚,可能有人心存僥倖非法使用,但之後因政府祭出重罰,加上密集檢驗,應沒人敢用了,一般來說,瘦肉精多用在豬、牛身上,雞因生長較快,較少用到,除非是火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