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任內京華城容積暴增 北市府遭糾正

臺北市京華城將改建成頂級商辦園區,但前臺北市長柯文哲遭爆料任內爲此2度放寬容積率,監察院24日提出糾正臺北市政府和所屬都委會、都發局。(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京華城將改建成頂級商辦園區,但前臺北市長柯文哲被爆料任內爲此2度放寬容積率,從560%暴增至840%,遭質疑圖利400億元,也被議員批評,拿到的容積移轉和容積獎勵,是北市史上最高容積。監察院認爲有重大違失,24日提出糾正臺北市政府和所屬都委會、都發局。

監察院表示,臺北市府2021年公告覈定「修訂臺北市松山區西松段三小段156地號(即京華城購物中心原址)第三種商業區(特)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定細部計劃案」,在欠缺法令依據下,自創「韌性城市貢獻」、「智慧城市貢獻」及「宜居城市貢獻」等獎勵項目,給予商三容積率上限560%,再外加20%容積獎勵。

監委調查後指出,北市都委會僅基於「公益性」與「對價性」的考量,無視本案非都市更新案件,也與都市更新性質不同,逕行參採都市更新建築容積獎勵辦法所定的「綠建築」、「智慧建築」、「耐震設計標章」等獎勵規定,再加上外創的3項獎勵項目共給予840%容積獎勵,已逾越細部計劃上位法規,有重大違失,北市府往後必須檢討,要有通案原則以利往後的審查。

都發局迴應,本細部計劃案所變更內容的合宜性、公益性、對價性、適法性等,經臺北市都委會討論及審議確認,均符都市計劃法令程序,後續將針對監察院提出糾正意見檢討,會依照《都市計劃法》訂定審議原則。

民進黨議員許淑華批評,京華城拿到的容積移轉和容積獎勵,成爲北市史上最高容積,都審在疫情期間以視訊會議片面通過,委員中還有前民衆黨秘書長張哲揚,柯文哲避重就輕未說明,蔣市府政風處也查無問題,要求蔣萬安大刀闊斧,把前朝問題移送檢調。

國民黨議員詹爲元認爲,京華城土地變更程序符合當時法規流程,且經市府裁定變更,目前較具爭議的容積獎勵條件,也未超過2倍的天花板,「實際上並未違反任何法規,最多隻能說觀感不佳。」民衆黨議會黨團總召黃瀞瑩表示,該案當時已經由都委會審議,會議過程也都有公開上網直播,一切都合法合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