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製化健康檢查 幫助早期發現健康問題早期治療

臺南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黃守正醫師表示,健檢後無追蹤檢查改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健康檢查有做跟沒做一樣。(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林悅/臺南報導

臺南市安南醫院健檢中心主任黃守正醫師表示,人體大部分慢性疾病如能在臨牀期之前發現就應及早治療,治療效果會遠比症狀顯現後才治療來得好多,復原機率也比較高,做健康檢查就是趁疾病還潛在人體中,但症狀尚未顯現出時,先檢查出並加以治療以達「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疾病繼續惡化。

黃守正醫師建議有以下情形民衆最好都能定期接受健康檢查爲宜:1、30歲以上,不論男女,有不尋常的身體型態功能變化者。2、有家族病史者。3、自覺有需要者:健康檢查對那些「沒有症狀」、「外表看來沒有疾病」的正常人別具意義,因無日常警告訊號與自我身體警覺性,當一旦症狀發生時反而會延誤治療良機。因此健康檢查可協助加強對自我身體警覺性,預防疾病更惡化。

黃守正醫師說,並非每一項疾病檢查都可百分百檢測出是否真的罹患疾病,任何檢查均有偏差,這跟疾病本身篩檢方法準確性儀器限制性都有關係,有些受檢者在檢查後的結果,可能會超出正常值,就誤以爲有疾病,而一些體內有潛在疾病因子的人有可能因沒有被檢查出來,而錯過早期矯正或治療時機。一些受檢者檢查後報告顯示正常就認爲很健康,於是放心大吃大喝或忽視日常保健,這種觀念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檢查報告發現不正常,可諮詢醫師異常值代表之真正意義,並做持續追蹤以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以白血球爲例,正常白血球正常值在3500~9500間,但也常發現一些正常人白血球在3000左右而已,但如其白血球變成9千,雖仍在正常值內,但以其之正常值而言已算異常情況

黃守正醫師提醒民衆,健康檢查後民衆大多有一些異常數據出現,醫師有做任何建議時,受檢者應遵從建議,後續追蹤來診斷治療,並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來減少危險因子,如此健康檢查纔有實質意義。倘若只是應付心態,想說每年定期健康檢查就認爲是對健康有交代,但健檢後無追蹤檢查改善生活習慣,如此一來健康檢查有做跟沒做一樣。

養出水潤、零細紋嫩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