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投資越南 勤業衆信聚焦稅務議題

勤業衆信表示,第一站爲越南,勤業衆信於23日舉辦「後疫情時代的越南『越來越幸福』的投資關鍵」越南線上稅務論壇,說明越南目前經濟情況、政府公佈的產業轉型及發展計劃、外商(含臺商)投資統計數據,以及招商引資租稅優惠新政和外籍個人所得稅規定。

在越南疫情趨緩及邊境管制鬆綁後,可預期外資將重啓或加快越南投資的腳步,對越南的投資熱潮仍然可望延續。然而,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會計師許嘉銘指出,過往在越南的企業多因移轉訂價文據不充足或不合理而遭受覈定或處罰,以及近年來幾起因間接轉讓越南投資而課徵資本利得稅之案例。

許嘉銘提醒,投資者需要從稅務角度方面,事前妥善規劃投資架構以及集團移轉訂價政策。此外,臺籍幹部之個人所得稅風險,包括:重複課稅、未如實申報海外所得等,企業宜審慎規劃員工之外派期間、評估租稅協定之適用性以避免重複課稅、輔以稅負補助計劃如稅負平衡政策等,同時也需事前與員工進行充分溝通。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協理王珮真表示,越南政府相當注重移轉訂價的查覈,也早在2017年便引入OECD的移轉訂價三層文據制度。歷經幾次修法,2020年公佈的最新版移轉訂價法規內,明文規定合理常規區間下限提高至第35百分位,也表示進行受控交易的企業如要符合越南規定的標準,可能需要分配更多的利潤予越南個體,對於原先僅保留最低利潤的企業是一大挑戰。

此外,實務上的租稅優惠申請案件,常見企業未能充分準備與公司經營項目及內容有關的佐證文件,例如:製程說明、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技術轉移的事證等因素而導致最終申請失敗。提醒企業在申請過程中,和有關主管當局保持密切溝通交流也是重要關鍵。

德勤越南稅務諮詢公司副總經理黃建瑋指出,越南相較於鄰近東南亞各地的相對優勢,在於平均年齡32歲、具有充足勞動力(5040萬名適齡勞工)、較低失業率(3%)、已生效之租稅協定近80個,並參與CPTPP、RCEP、EVFTA、UKVFTA等多項國際貿易協定。然而,在勞工的教育程度、整體基礎設施-尤其是物流方面,以及經商設立流程簡化方面,應可向其他地區借鏡。最後,黃建瑋也提到,越南已表態支持OECD雙支柱,但相應的稅務影響或法規修訂都需要時間進行研擬,因此,短期內應不會對越南產生直接影響;但從長遠來看,現行制度下越南對於跨境服務和貨物供應商的徵稅方法、移轉訂價規定或其他相關的稅收制度,很可能因此改變需持續關注及追蹤。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徐有德提醒,國際情勢瞬息萬變,法令規定也不斷推陳出新,已經進行或預計進行海外投資的臺商,應即早掌握各地稅制變動並進行全面評估,以利儘早佈局相關因應措施。有意南向越南的臺商,應事先了解當地經濟環境、稅法及租稅優惠相關規定,並針對適用的可能性進行研究以爭取最大利基,同時多方面考量投資架構、移轉訂價以及外派人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