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祥蔚/解決世足轉播爭議 原來很容易

▲2018世足賽只有愛爾達轉播有線寬頻業者抗議並要求開放。(圖/路透社

體育賽事轉播爲什麼這麼多爭議

最近爭議的爆發點在於世界足球賽,一向積極爭取國際體育賽事轉播的愛爾達,在世足第一天就出現網路塞車直播當機慘劇,只好匆匆改成免費直播。

爲什麼會這樣?是事先沒有估算好網路流量嗎?還是技術上確實有難以克服的瓶頸

正因爲體育賽事轉播出了問題、存在爭議,有新聞爆料行政院由副院長出面召集通傳會、文化部、公平交易委員會、體育署、公廣集團、中華電信等單位一起開會討論,除了檢討無線電視臺爲何很少爭取重大體育賽事的轉播權,還可能責成公視爭取接下來的東京奧運轉播。不過此一會議後來又因故取消,有官員還否認有此會議。

另一方面,臺灣有線寬頻協會也呼籲爲了保障全民收視權益政府應該出面協調,依照國際奧運規章的規定,力求普及、甚至做到免費播映。

愛爾達立即反駁說運動賽事轉播是基於商業考量,政府不該介入。通傳會(NCC)也說這是私領域的商業交易,因此不會介入。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這項爭議不復雜,因爲包括體育賽事轉播等傳播產業,基本上當然應該尊重市場機制,但是在此同時,也不能忘記《通訊傳播基本法》第一條的要求,要「促進通訊傳播健全發展,維護國民權利」。所以重大體育賽事轉播,只能是私領域的商業交易嗎?當然未必。基本原則是透過健全的市場機制,滿足最多觀衆的最大利益

但是市場機制有兩大問題:第一,市場機制主要用於境內,國際授權未必適用,以免業者爭取輸入時競相拉擡買價,或是推動輸出時搶着壓低賣價,結果都會損害國民利益。現在有沒有這個情況,當然可受公評

其次,市場常有失靈,最怕不公平競爭。愛爾達的資本額1.8億元,轉播世足的授權費卻超過2億元,而且發生當機危機就立刻改成免費,居然若無此事。難怪有人好奇背後是否有富爸爸在偷偷補貼。果真如此,那就不是健全的市場機制了。

要解決體育賽事轉播的爭議?很簡單,涉外時應該有協調平臺,以免業者自相殘殺而損害國內觀衆權益,對內則要確定市場機制的健全運作,不容許存在真補貼、假競爭的情況,這樣才能創造觀衆的最大利益。

面對體育賽事轉播爭議,政府應該做什麼?第一,維護電視市場的健全運作與公平競爭;第二,設法促成涉外的協調平臺,保護觀衆權益不受剝削;第三,認真把收看重大體育賽事當成國民權利,進而提出有助於推廣普及的公共政策。這麼一來,就能讓所有觀衆都能透過最便利而普及的方法、最合理而廉價的成本,看到自己想看的重大體育賽事轉播。

好文推薦

賴祥蔚新聞自由爲什麼打馬賽克

賴祥蔚現場直擊/「新五四運動人潮聚集的秘密

賴祥蔚/嚴管合法、放任非法 官員「關懷」電話惹怒影視業

賴祥蔚/盛大慶祝「七成年輕人願爲臺灣而戰!」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賴祥蔚,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理事長。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88論壇歡迎網友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