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長談印度移工「膚色」登CNN 印媒驚:臺灣應更有敏感度

勞動部長許銘春有關印度移工「膚色、飲食習慣相近」的言論引發爭議,受到CNN、印度媒體關注。圖爲過去引進印度移工政策的利弊分析座談會。(圖/中時資料照)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受訪時提到,因爲「膚色、飲食習慣相近」,可能優先引進印度東北的移工,挨轟歧視,許銘春雖立即澄清及檢討,不過風波已經受到CNN、印度媒體等關注,印媒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印度輸出移工數十年來,這是首次有輸入國提及對特定移工的偏好,呼籲臺灣應該要對印度的多元性更有敏感度。

許銘春日前受訪談論引進印度移工政策時提及,因「膚色、飲食習慣較相近」,引進印度東北省份移工的機率較高,她也補充說,該區域多數人爲基督教,而且非常擅長製造業、農業及建築業等。

許銘春的發言引發朝野抨擊,她澄清沒有歧視任何族羣,但會檢討發言不夠精準,外交部也出面道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5日均報導這起風波,CNN指出,臺灣爲這起爭議言論進入「控制損害模式」,報導也提到,去年外媒報導臺灣可能引進10萬印度移工,引發臺灣部分網友留下種族歧視的言論。

印度《經濟時報》則引述「知情人士」稱,這是首次有輸入國提到傾向招募印度某些邦的勞動力,他們認爲這些言論「不必要」,並且帶有種族主義色彩,因爲任何輸入國都不應該依據外表、飲食習慣、宗教來確立偏好。

知情人士指出,過去逾50年來,西亞國家招募數百萬印度移工,至今沒有輸入國及僱主提及特別偏好哪一邦、哪一種飲食習慣或宗教的移工。

知情人士也表示,波斯灣國家接待了全印度的移工,在兩國發展關係的背景下,臺灣應該對印度的多樣性保持「敏感度」。

他們更表示,新加坡同時招募印度白領及藍領勞工,卻從未限制招募特定邦的勞工。

除此之外,印度CNN News18電視臺跨海連線目前在臺灣的亞洲交流基金會(TAEF)印度博士後研究員胡莎娜(Sana Hashmi),胡莎娜表示不認爲許銘春的發言代表多數臺灣人,不過她也坦言,許的發言可能破壞印度與臺灣多年來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