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自選投資方案 拚3年內上路、規模達600億元

金管會主委王儷玲表示,勞工自選投資方案力拚3年內上路,初期規模衝刺300-600億元。(圖/記者蔡怡杼攝)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爲鼓勵勞工積極參與勞退制度,增加勞工在勞退新制下的自願提繳比例勞委會與金管會研議推動勞工自選投資方案,期望在稅賦優惠措施下,提升勞工提繳率,目標年底前完成初步規劃,力拚3年內可以上路,短期衝刺勞工提繳規模達600億元。

金管會副主委王儷玲表示,在現行勞退新制下,勞工可以在每月薪資6%範圍內自願提繳退休金至勞退個人專戶,此提繳金額在年底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可扣除,截至目前爲止,約有6%、即33萬多位勞工自願提繳,平均提繳率爲5.3%。

王儷玲說明,目前全年僱主爲勞工提撥的勞退規模約1200-1300億元,期望在勞工每月提繳薪資6%享有免稅的優惠下,第一階段先衝刺勞工提繳規模達300-600億元。

王儷玲指出,勞退自選投資方案專案小組4月起,將邀請學者專家定期開會,就投資架構、自選投資商品類型、商品的審覈與監理及如何引導勞工選擇適當商品等相關議題積極研議,以期順利推動勞退自選投資機制,希望能在年底前完成初步規劃,不過,由於涉及修法,因此,力拚勞工自選投資方案可以在3年內上路。

此外,金管會強調,在勞工自選投資方案下,勞工可以選擇優質金融機構所提供的保證型及非保證型商品,包括國內外基金銀行信託商品、保險公司保單等,且政府也會訂出可加入投資平臺的金融機構的門檻資格,例如資本額限制、財務清償能力風險控管機制、資產管理專業人力經驗及無重大違規紀錄等,一定要是優質的金融機構才能參與。

即在勞退新制下,假設勞工在25歲時,薪資爲4萬元,勞工每月自願提撥工資6%、投資報酬率爲4%,所得稅率爲21%,40年後,滿65歲時沒有稅賦優惠的累積值約爲137萬元,有稅賦優惠的累積值爲285萬元,差額爲147萬元,稅賦優惠可使得投資總額達到近兩倍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