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拆遷我老公成拆二代,沒想到房子成燙手山芋,我們還搭進30萬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導言:

老家房子拆遷我和老公偷喜,我們也成拆二代了,沒想到房子成了燙手山芋,我們還搭進去30萬......

01

我是夏蕾,今年39歲,山東人,在濟南一個事業單位幹行政。老公楊宇全是河北人,我們有一兒一女兩個孩子。

宇全2歲時就沒爸爸了,婆婆一個農村婦女,吃苦受累把他拉扯大,供他上了大學很不容易。

所以我們結婚時,婆婆沒錢給我們買婚房,我更沒有彩禮可以收,我們幾乎婚,一直租房住。

宇全很孝順,我們結婚後,他就把婆婆從老家接來跟我們一起住,我們的兩個孩子都是婆婆帶大的。

孩子們漸漸長大後,我們一家5口擠在出租屋裡很憋屈。

我一直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可我和宇全工資低,家裡人多花銷大,總是攢不夠首付的錢。

5年前,我們的機會終於來了。

02

自從婆婆來跟我們住,就很少回老家了,家裡的幾畝地沒人種也荒了,房子本來就破舊,沒人住就更破爛不堪。

就在我們快把老家的一切忘記時,5年前的一天,婆婆接到村裡通知,說老家的房子拆遷了。

聽到這個消息我們高興壞了,婆婆還炒了幾個菜慶祝了一下。

晚飯後,我和老公關上臥室門,偷偷盤算着:我們可以領到一筆拆遷款了,加上我們攢的錢,很快可以首付買房了。

這憋屈的租房生活終於快結束了,我和老公擁抱着喜極而泣。

很快我們被要求回老家簽字,才知道我們高興的太早了。

老家拆遷補償是按人頭算的,每人補25平米。我們家只能算兩個人,婆婆和我老公兩個人,所以只能給50平米房子。

另外還有30萬的補償款。

03

失望之餘我們想想還是有希望的,等房子拿到手出去,加上這30萬,怎麼也夠城裡房子的首付了。

於是我們就簽了字同意這個拆遷方案。

結果,整體規劃出來後,根本沒有50平的房子,最小的房子面積是87平。

也就是我們差的37平,要按市場價交齊才能拿到房子,就是還要交30萬才能拿到房子。

這樣算下來,之前補的30萬剛好夠補差價,最後我們只得了一套87平房子。

辦完手續後我們商量了一下,反正老家也沒人了,也不可能回去住,等房子建好拿到房產證就了換錢。

去年國慶假期,我們興奮地回老家房,結果杯具了。

04

按以往金九銀十”的慣例,國慶節看房的人多,正是房的好時機。

可我們回到老家才知道,別說我們這種拆遷的毛坯房了,就是鎮上帶裝修的新樓盤,房子都不好。

我們找了一家中介把房子掛了出去。

一年很快過去了,中介告訴我們房子連問的人都沒有。我和宇全趁着今年國慶的8天長假,回老家一探究竟。

今年的樓市越發低迷,鎮上到處是樓盤和房子,很多位置很好的房子都不掉。

而我們房子的位置太偏,周圍房子又多,交通、醫院、學校、超市……什麼配套設施都沒有,小區規劃不好,物業更差。

可以說我們房子建在了鳥不拉屎的地方,根本不可能掉,想租出去都難。

05

看到這狀況,我和宇全的心都涼了。這房子竟成了燙手的山芋,不掉,住不得。

因它離我們工作的地方太遠,度假的話環境太差。即使住還要花一筆裝修錢,就更不划算了,簡直成了雞肋。

從老家回來,婆婆看到我倆像霜的茄子,心裡明白一大截,也開始焦慮起來。

現在這房子成了我們一家人的心病了,我們都後悔當時交了那30萬,想想還不如直接放棄那50平方的房子。

那樣的話,至少我們還可以得到30萬的補償款,現在除了雞肋房子,就是兩個字:窩心。

我和老公太沖動了,沒問清安置房的位置和質量、面積和戶型、配套和物業等,頭腦一熱就輕易把錢掏出去了。

活該我們倒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