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出幸福感 交出“民之所向”的答卷

本報訊(記者 劉曉平 顧玲 通訊員 曹毅) “路面整齊平坦了、綠化帶生機盎然了,養老設施更加豐富多彩了……”住在改造一新的小區裡,69歲的秦大爺幸福感滿滿。去年年底,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東浜社區的楓津大街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全面完成,如今的小區整潔有序、鳥語花香,居住環境越來越好。

楓津大街小區位於楓津大街340、342、362、372號,建於2000年,4幢共計10個單元,42戶共計7757平方米。商品房住宅36戶,建築面積共計4778平方米,商業用房21戶,共計建築面積1350平方米。

改什麼,怎麼改,居民議事“匯民智”。在居民議事會的牽頭下,社區誠邀轄內退休黨員、建設工程專家、樓道長、居民代表等10餘人共同協商改造事宜,明確職責分工,確保將每一位居民的意見都收錄在冊,並進行統籌分析,尋找共性,最終交出“民之所向”的答卷。

3年前,家住楓津小區大街頂樓的王阿姨很犯愁:“這屋頂修了漏,漏了修,反反覆覆。一到下雨天不光樓上漏,樓下還堵水,往後可咋辦呢?”而如今,她所在的楓津小區大街已實現全面翻新改造,還會有專業工作人員定期維護。從暴雨季節牆皮脫落、屋頂漏水,到如今立面翻新、滴水不漏;從晚上歸家左顧右盼尋車位到如今供需平衡,滿足需求;從以前環境雜亂、設施缺乏,到如今綠化種植、補齊設施。王阿姨說,這一切歸功於前期的走訪調研與項目團隊的科學規劃與精細設計,真真切切做到“面子新,底子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