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崩!武漢戰疫最美逆行者!這座城,我們一起守!

文字 | 丁廣勝、崔玉賢、孟倩、彭麗慧

編輯 | 章劍鋒

出品 | 本站科技《後廠村7號》欄目(ID: tech_163)

始發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牽動人心。截至1月29日上午9時,已確診5997例,死亡132例,治癒103例,海外確診64例,全國30多個省份陸續啓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

辭舊迎新的春節,在這樣一次驟然無形的疫情面前,歡樂的心情被凝重取代。命運攸關,同在一個地球上呼吸,全國,乃至全球都在嚴陣以待,共同戰“疫”。

沒有人做旁觀者,他們主動加入了馳援武漢的暖流中。曾頻臨崩潰,但很堅持;明知危險,仍勇於前行。他們是這場“戰疫”中最美的逆行者。

《後廠村7號》記錄下馳援武漢的故事,分上下篇發出,他們是一線的志願者、貨車司機、防護用品的捐贈者、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等等,他們身上迸發着的光和熱,溫暖了這個寒冷的冬天。

【一】我們踩過的坑和忍不住的眼淚

講述者:汪偉玲(新精英募捐管理團隊需求組負責人)

原職業:赤峰享悅月子中心創辦人

年齡:80後

發國難財的人太可氣了,我們晚上開會的時候經常有人忍不住流淚。

做捐贈是一項艱難的工作,但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非常自豪,家人也很支持我,甚至我的妹妹都被我徵用過來當“接線員”了。

我們開始於大年初一,當時疫情形勢開始嚴峻起來,我首先看到古典老師和我的朋友王晶都行動起來了,古典老師開始組織募捐工作,王晶在旅遊業多年,可以負責從德國進貨。

1、把一流物資送給一線醫護人員

我作爲志願者加入了進來,負責和醫院的需求對接工作,但我們不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看到醫院公佈了很多接受捐贈的電話和地址,我們剛開始挨個打過去,全部佔線打不通,後來我們選擇直接通過古典老師公衆號的影響力,去直接找到需求防護物資的一線醫務人員。

有湖北的醫務人員和我說,他們的電話一直接個不停,捐贈物資滿天飛,但一個都落不了地,特別着急,很多護士和醫生都急哭了。

▲極度缺乏物資,雨衣當做防護服

還有在江西的一家醫院,醫生護士在沒有任何防護物資的情況下,他們被要求必須接待確診病人,她們主任都哭的不行了,特別無助。

實際上,國家已經進駐到了口罩的生產車間,甚至都是生產一小批就直接送走,大家都在努力,我們希望作爲補充,儘可能的去國外購買一批物資進來,並且直接對接給需求的醫務人員。

就是把一流物資送給一線醫護人員,我們還有三個關鍵詞:合規、精準、透明。

合規是放在首位的,在我接觸的醫務人員中,已經有因爲戴了不合規的防護物資而被感染的情況,這太令人揪心了,這就是辜負一線工作者的信任啊!

所以我們找到的物資一定是再三確認合規可用的,並且一定會有發票,請不要信任那些連基本的“收據+清單+公章”都不願意給你的人,他們一般是小微商,也不懂貨品真假。自己對自己貨物都不負責,你怎麼對使用物資的醫護人員負責?

我們遇到那些發國難財的人特別生氣,有的中間商找過來,一直在和我們討價還價的糾纏,最後談成了拿不出貨來,浪費大家的時間!

現在好多了,我們的工作流程都打通了,渠道也非常靠譜,剛從俄羅斯購入了7萬個口罩,還有全球各地採購來的醫療物資。

2、60多歲的老醫生泣不成聲

根據重要緊急程度,我們根據醫院大小、緊急程度、所處地域、物資需求和接收要求等維度,把醫院分成3等,配備不同支援力量。

一直到今天,我們電話了170家醫院,加羣200+ 個醫生,發了50萬醫療物資,採買了94萬多的貨物,現在接受到的捐款已經突破200萬。

我每天早上睜開眼就是回微信打電話,每天加我微信的人不計其數,現在不停的也有志願者加入我們,有30多個非常熱心的夥伴管理着下面的微信羣。

我們會拉真正的醫療物資使用者進羣深度溝通,對接過程中,醫院因爲着急的原因,常常會把整個醫院的資源需求都貼出來,或直接丟給你一個公告照片。

這樣信號噪音很大,一方面捐贈方不知道實時信息,有的醫院重複捐,有的會漏掉。另一方面,醫院到底能不能用,需要什麼標準都不知道。

我們的策略是直接建了一個羣,每一個醫生都是實名進來的,我們進行醫院及身份真實性審覈。

然後有了物資在羣裡實時討論,也能確保貨物到達一線手裡,我們還會回訪,也會把快遞信息及時的公佈出來。醫生們很着急,一直問他們的物資到哪兒了。

▲物資極度短缺,醫生把文件袋改成防護面罩

有一位來自湖北一家醫院的60多歲的老醫生給我們打電話,泣不成聲,她是退休後返聘回來的,他們現在有確診病例,特別缺防護物資,但大家還堅守在一線,我們特別感動。

甚至有的醫生用透明文件袋改造成防護面罩在用,很多科室用雨衣當防護服,真的非常困難!

但,他們說,"我的城,我去守,有你們在身後支持,我義無反顧。"我直接淚崩。

3、只有透明是最大的善良

我現在人在赤峰,我們團隊來自全國各地,都從未謀面,爲了共同的目標聚集在一起。

赤峰的醫療工作者也特別讓我動容,因爲我們這裡有確診病例,赤峰市附屬醫院的醫生通過我們的公衆號加我的微信,但看了我的朋友圈之後說,他們的情況比湖北好多了,還是把物資優先給到更需要的地區吧!

他說,你們去把錢花在刀刃上!

很多物資不太着急的醫院,他們也會提出自己有資金,希望可以用我們靠譜的渠道購買一批物資,我們非常歡迎,也有很多小的募捐組織找到我們,希望把資金並進來,大家一起購買放心的物資。

我們把需求分爲,特別緊急的、一般緊急的、普通緊急的類型,這樣做更有針對性,效率也更高。

另外,我們的採購渠道已經全面打通,基本的流程是國外採購→貨運公司→中國大型機場→海關申報(綠色通道)→快遞公司→國內醫院。

現在海關有綠色通道,只要證明貨物是捐贈的,有受捐單位的文件,都是免於檢疫的,只要交關稅就好。口罩現在是6% 的關稅+13% 增值稅,無紡佈防護服關稅率是8+13=21%

然後報關完畢,會有物流和快遞公司,從機場提貨直接送到疫情地區手上。我們全程透明,全部公示,不接受匿名捐款。因爲透明是最大的善良!

4、沒人做旁觀者 中國纔會好

一直以來,很多醫生進羣,看到大家的反饋,心裡真的百味陳雜。

超負荷運轉,瀕臨崩潰,很多醫務人員打電話的時候哭的喘不上氣來,因爲擔憂難過,因爲心疼同事們,也因爲感動,有那麼多來自全國國各地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慷慨解囊。

我心疼的跟着流淚,心裡特別不是滋味,我每天打字打到大拇哥抽筋,但是,我們不能停下來,多想這是一場夢,夢醒時,祖國各地喜氣洋洋,多想自己是超人,能幫助更多的人!

我記得在第二個募捐信息發出後,有上百個人加我好友,上百個求助信息,還有找我們想捐款的人,我不想錯過任何一個信息,唯有不停的回覆!

還有盒馬的人找到我們,說他們可以提供直升機幫我們把醫療救援物資運到醫院,特別感動。

我說,我們有人出錢,有人捐口罩,還有人出飛機!

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他們躬身入局,沒有人做旁觀者,這樣的人多了,中國,纔會好!

我們的祖國真的很強大,我們的人民很團結,那些發國難財的人,那些吃蝙蝠的人,都長點心吧!

【二】我媽媽去打病毒了!

講述者:小小(火神山醫院的建設者)

職業:中國鐵塔湖北武漢分公司項目經理

年齡 :80後

我們一家住在疫區的中心武漢江岸區,我有個3歲的女兒,撕心裂肺的哭不讓我走,家裡70多歲的父母心裡一萬個不願意,我在家排行老四,是家裡最小的女兒,但他們還是面露難色地同時表示支持我的工作。

這是除夕晚上發生的一幕,我接到電話,得知要趕赴疫情前線,立馬投入準備工作。無暇顧及其他,老公說,“家裡交給我”!

我是一名中國鐵塔湖北武漢分公司的項目經理,團隊的任務是新建基站掛裝天線設備,位於武漢蔡甸的火神山醫院將通過新建和改造的共4個基站,實現方圓500米範圍內2G、3G、4G、5G 全覆蓋。

大年初一我們來到火神山,這家用於集中收治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醫院預計在2月2日整體移交軍方。

醫院毗鄰知音湖,但這裡不是備用水源地,安全方面不需要擔心,醫院建築面積有2.5萬平方米,牀位大概有1000個。

這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戰鬥。

說不怕是假的,我親戚朋友都在給我打氣,我現在成了他們的驕傲。經過一天一夜的奮戰,正月初一上午11點,火神山的第一個基站建設就已完成。

疫情就是命令!年前得知任務之後,很多同事都報名參加,後來考慮爲了保障通信工程的速度和質量,經驗豐富優先,武漢本地優先,這支突擊隊經驗豐富且身富力強。其中,我是唯一的女性。

女生在現場上廁所不方便,有時候還需要翻欄杆,我不怕,從小農村長大,野性子。

而且,有的同事冒雨蹲在那裡調試設備兩小時,站起來時差點摔倒,都在爲了打贏這場戰鬥。

我女兒總說,媽媽去打病毒了!晚上回到家想第一時間撲到我懷裡,但非常時期,特殊任務,丈夫會趕緊攔住女兒,我得先去衛生間消毒洗澡換衣服,我也做了隔離的心理準備。

這些天,我往返於火神山和雷神山,看着自己生長的土地,總是心生恍惚,這輩子能遇到這樣的事情,就像夢一場,開車在路上一輛車都沒有,而我去的是火神山和雷神山!就像武俠小說裡一樣,現在發生的都是真實的嗎?

我時常問自己。

走在這條泥濘的道路上,寒風刺骨,冷雨飄零,可我堅信,泥濘之路會變通途,風雨交加也會迎來溫暖的太陽,那時,歲月靜好,把酒言歡!

【三】滿城是愛,疫情一定可以過去

講述者:徐先生(武漢市抗疫情志願者)

職業:湖北通信人

年齡:1988年生

1月23日10時開始,武漢全城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離漢通道暫時關閉。“武漢封城”了,看着網上對武漢的謾罵,我想說:

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

希望武漢可以和每一個出現疑似、確診病例的城市一樣,大家一起預防,一起治療。

我們不亂跑,你們不謾罵。

大家一起面對疫情,一起消滅疫情,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我是一名武漢的通信人,也是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志願者。

1、“我媽不知道我是志願者”

除夕夜,朋友圈有人說需要在武漢的司機車主,然後我就進羣了。因爲武漢公共交通關閉之後,醫務人員上下班非常不方便,有的醫生住的很遠,三四天都沒有回家了,有的醫生爲了上班,提前三個小時騎車上班。

我就想,他們在醫護崗位已經很辛苦了,別讓他們再上下班的時候那麼受累,因此,我成爲了志願者,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

但後來慢慢擴大到接送物資、送餐等等。

這份“工作”我沒敢告訴媽媽。她遠在美國,家裡其他人不知道我當志願者了,估計知道了肯定會勸阻我的。我媽總給我發消息說“別出家門”,因爲他們單位有被確診的。

其實,就算我媽知道了,她勸阻我,我也會堅持去做的。我們做志願者的好多80後、90後,甚至00後的司機車主,就我一個人都加入了二三十個羣,都是500人的大羣,而且大家只要加入,沒有一個退出的。

▲志願者羣

一旦有發佈任務,大家都搶着報名,然後基本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將捐贈的物資送到醫院。真的是希望早一點送到,就可以早一點更新裝備,早一點投入疫情對抗。我們在完成任務之後,會一起說一句:“武漢,加油!”

你看,在我溝通過程中,志願者的羣裡消息就沒有停止過,我都把這事兒當做呼吸一樣自然的事兒了。像我的車,加滿一箱油,也就能跑上一天多,因爲太忙了。

除夕那天我是17點多出門的,送一個人民醫院的醫生回家,我到家就23點了,煮了碗麪條就算是年夜飯了。

▲我的年夜飯

在志願行動第二天,早上6點半出門,凌晨1點回家,送了多少醫護人員不記得了,但是武昌、漢口、漢陽、光谷、青山、蔡甸跑了個遍,和小夥伴們一起裝卸運送了近3000件手術級防護服、3000件醫護級防護服、消毒水30箱近千瓶、醫用級口罩若干,加起來一兩百箱物資,一天開車接近300公里路程(限速60也得連續開5個小時,我真的是精力旺盛)。

要說累,一定很累,我基本上回家躺牀上就能睡着,但只要在外面精神就很振奮,外面需要我。

2、“你能想象到的,都缺”

在初一,就開始有物資進入武漢了。大年初一,我就去收費站等物資,但因爲高速出口不放行,貨車在高速路口等了四個小時,那些可都是往協和醫院發放的一級防護服,可以進入手術室的最高等級的那種。

其實民間反應很快,集資了很多物資,但是省內一些職權部門不讓救援物資貨車下高速,還有的直接把貨車拉住,把民間捐贈的物資變成政府物資,非要走紅十字會或者衛健委官方清點庫存之後再發放。

但是這個週期太長了,醫院等不起。

我接送的醫務人員講述,說是8個小時不敢吃飯不敢喝水,因爲上廁所就要更換防護服,很多醫生帶尿不溼上班;有的醫生防護服穿三四天,晚上就直接丟紫外線燈照射消毒,也顧不上管不管用了;有的醫院沒有防護帽,拿信封剪開當帽子。

初二那天我送一位醫務人員去醫院,他說他們的口罩只夠堅持初三一天了,過了今天如果再沒有新的,就只能“裸奔”了。

我當時還詢問了他們需要什麼類型的口罩,他說不挑類型,只要是口罩,管他 N95還是醫用外科還是普通醫用,只要有層布擋着就好了。

有家醫院被勻了100個醫用外科口罩,就很高興的給院長打電話說有口罩了。這可是100只口罩,不是100包,而且還是醫用外科的。

所以,外界說的武漢這邊缺少物資,真的,缺少口罩、缺少防護服、缺少護目鏡。初二晚上到了2000件防護服,愛心車主去轉運,有70家醫院分這2000件防護服,平均到一家醫院纔不到30件。

除了醫療物資,吃的也缺,你能想象到的,都缺。包括我送餐的餐廳,如果再買不到原材料,估計也不能給醫護人員免費送餐了。

雖然現實條件如此艱苦,但我遇到的每一個醫生,在我接觸的任何時間點,都沒有哪怕一點點絕望或者喪失信心的情緒。

尤其是在接受捐贈物資的時候,真的好開心,有種滿血復活的感覺。他們讓我越來越堅信,哪怕新型冠狀病毒確實很突然也很有傳染性,但是疫情一定可以過去。

3、“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記得有一次在協和醫院門口等待卸貨的時候,遇到一個騎着電瓶車經過的路人,硬是要給我塞吃的,說她就住在協和附近,知道最近開始有很多貨車送物資,每天家裡人都會做很多吃的,讓她帶出來送給遇到的每一個幫助抗擊疫情的人們,她臨走的時候對我說了聲謝謝,並且,深鞠了一躬。

也是在協和醫院等待卸貨的時候,來了一個餓了麼小哥,沒有防護服,只戴了口罩,主動問我們要不要幫手卸貨。和他聊天,他說他最近接了好多訂單,都是湖北省外天南海北的給協和醫院的醫生訂的餐,送過水,送過吃的,好多訂單備註裡面還會寫上: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我相信,這次疫情終會過去,但在這次疫情裡所有武漢人、湖北人所表現出來的堅韌、勇氣、執着、信念、生死之交的情意,都一定會轉換爲九頭鳥內心最純粹的動力與精神,並將影響整個一代人,乃至後面幾代人。

因爲,在我們面對外面的排斥、自身物資缺乏的前提下,用行動、用智慧、用能力、用決心破除黑暗,開闢出了一條通向光明的道路。

以後跟孩子們可以吹牛皮,你爹、你媽當年可是每天送幾十箱、扛幾百箱物資給醫生治病救人的,不聽話?你經扛還是2000箱衣服經扛?老實點,寫作業去,寫完了爸媽再跟你講當年滿城是愛的故事。

最後,我想說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四】大年三十的晚上,他們爲醫護人員提供容身之處

講述者:魏梅(酒店醫護支援聯盟志願者)

職業:醫學研究人員

年齡:90後

過去幾天真的只能用悲壯來形容,我們除了去乞討防護物資,消毒水,還要去對接餐飲。

從1月23日封城,到昨天國家才完全乾預。這三天的空窗期,其實是對醫務人員的折磨和對民衆的考驗。應該這樣說,一線是很慘的。

真的是所有地方都缺物資:防護的、消毒的。所有地方都缺這些。

1、您問志願者大概有多少,我們現在也不知道

我以前是在醫院工作的一名護士,如今從事 CRA 臨牀研究工作。過年我因爲休假無法去一線, 1月23日,在武漢宣佈封城之後,看到朋友圈,醫生們實在太慘了。有很多醫生回不了家,在各處找酒店,於是我就幫忙在網上到處找。

在沒有酒店之前,醫生們都是住科室和會議室,很多人是擠在值班室的牀上。

最開始大家組建了車隊,幫忙接送醫生,後來車也不讓走了,所以就只能住酒店了。到封路全部進行之後,醫生們就是騎自行車上班或者走路上班。

醫生是沒辦法的,一線工作壓力大,上班的人少,說實話很多人都感染了,排班的人也排不過來,這麼冷的天,又回不了家,大家一直在積極奉獻。我就是希望在一線的醫生老師能有個地方住,不要什麼五星級,至少這麼冷的天不要在外面受凍。

最開始第一個站出來的是我們的羣主,她自己有酒店,包括他的業主好夥伴。他們有基本的消毒設備,儘管不完善,至少能在一線給醫生提供一下休息的地方。第一天,因爲很多酒店都是歇業狀態,是沒有員工的,只有老闆一個人。他們做好消毒,免費讓醫護人員住,第二天好上班,繼續幹活。

所有人在大年三十那天都忙到一兩點,甚至三點才睡,不停地對接隻身在外回不了家的醫生和護士,以及酒店情況。還有最重要的問題是消毒問題,我們害怕發生雙方感染以及交叉感染的情況,到處找消毒水,後來幸運地遇到了消毒水的廠商,也提供了車隊。

最開始我們只有幾個人,羣主,飛豬的小藝等等,我主要負責對接醫護以及羣裡其他運作,還有幾個跟羣主關係好點的店家。一開始就我們幾個人,從一個小羣到現在有五六個羣,有專供物資的,專供雙氧水消毒水,還有提供口罩的。飛豬、餓了麼協助我們的餐飲工作。包括志願的騎手或者車隊,全都是民間自發個人對個人的。

我們做的就是儘量收集信息,對接覈實,然後確保醫護人員能入住,而且還要跟進反饋比如能不能住進去,現在是不是滿房了。我們必須做到實時更新。飛豬武漢、攜程武漢還有一些記者都給了我們很多支持,一開始我們都是 Office 軟件傻瓜式登記操作,飛豬進來了之後,就把我們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了。酒店入住登記二維碼包括酒店地圖定位都是飛豬幫忙做的。

您問志願者大概有多少,我們現在也不知道,我們現在羣特別特別多,每個人每天都在像陀螺一樣的忙。幫助了一線的醫生,看到大家在最困難的時候有飯吃,有地方住,我真的很感動。

2、帶着奉獻的精神,也帶着暴露的風險

也許我們在很多地方是留不下名字的,得不到官方認可的,甚至會有批判的聲音說我們不爲他人着想,增加了交叉傳播的風險,真的會有反對的聲音。

醫護人員入住酒店之後,是沒有人管他們的。我們也提前和醫護人員說清楚了,因爲特殊時期有地方住已經很艱難了。所以醫護人員會自帶牀單被罩,我們自己寫了入住須知,入住須知裡面講明白了要有基本的防護。

作爲我們自己,就是一定要做好防護,我們是有培訓的 PPT 的,我們每天都在強調的,就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除非特殊情況,不要跟醫護人員接觸。

我們和醫生溝通好,先做好基礎的隔離,我們也在聯繫專業的武漢市的消毒公司對接,看能不能跟人家協商來協助我們,幫這些參與過的酒店進行一個徹底的消毒,因爲這些酒店現在還沒有對外營業。就算有對外營業大的,我們也只會說拿出很偏遠的,比如說十間房來提供資源。

其實雙方都是帶着奉獻的精神,也帶着暴露的風險,一起扛在一線,不僅是醫護,包括一線的酒店人員都是這樣的。因爲全是自發行爲,如果大家害怕有暴露的風險,隨時退出。我們沒有任何強求,就真的是哭着在幫大家做登記,只能對大家說自己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也會跟醫生強調一定要做好消毒。

我們這幾天一直在對接消毒水,對接消毒的企業,然後聯繫車隊志願者過去拖消毒水,然後再聯繫分裝瓶,就是那種大水瓶,我們自己分裝,分裝之後,今天還在派送,然後包括軍運會的洗滌的廠家就是消毒布草的,也加入進來。

其實口罩之類的防護全都是我們自己買的。酒店人員,醫護人員,我們自己,都是自己買的。

我們很窮,我們只能接受物資捐贈或者死皮賴臉的去找人家。這兩天我們全部在找對接的渠道,有人想捐款我們是不要的,我們可以把它推薦到有賣口罩的那個地方。現在剛剛聯繫了一個空氣消毒企業,準備給參與的酒店,特別是民營第一批沒有防護措施的那些酒店,配一個空氣消毒的機器。我們現在也在跟紅十字會溝通交通管制以及定向捐贈函之類的。

到後面慢慢地,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包括一些連鎖酒店站出來。這些全都是民間自治行爲,連鎖酒店其實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消毒系統,所以我們在這點還不會擔心,他們也是通過集團層層申報的。我們就幫他們接醫護人員,目前我們爲醫護人員提供入住的酒店名單更新到7.0版本了。

現在國家干預之後,有的酒店直接被醫院徵收了,那醫院肯定能保證它的消毒。有的酒店被政府徵收了,那政府就要保證它的消毒。

3、我們很絕望,但也很堅持

我們現在一步步做大,想要幫助更多的人,包括一線的幹警、義務的出租車司機或者是火神山醫院工程的工人,我們很絕望,但是也很堅持。

政府來了,我們相信肯定能得到更好的安排。

現在就是參加的商家有的堅持不住,今天開始有酒店已經給我們反饋,沒電了。因爲大家全部都是免費提供的,本來存了很多電,但是房客很多,兩三天就沒電了。

房價不談,光水電特別貴,這一塊兒真的是壓力很大,有的酒店一天下來就需要一千元的電費。對酒店商家來說,每天都是一大筆開支,都是自己在吃虧。

沒電了很多醫護人員就要自己充電。實際上我們武漢這一次,所有人上下一口都是不要捐錢,要物資,但是你說我們也不捨得讓醫護人員去充這個錢。

目前防護物資也還是跟不上,物資比如說卡在了仙桃回不來。大家現在就很被動,能不能呼籲一下大家,其實已經有很多捐贈到紅十字會以及其他高層。不過相信馬上就會跟上了,大家每天都在努力。

我現在就希望參與支援的商家能得到妥善的消毒包括正常的水電等補貼,也希望大家可以安安心心睡覺。

截止1月27日,武漢酒店醫護聯盟組織已經貢獻出酒店超300家,房間數超10000間,接待醫護人員超5000人。

如果疫情結束後,我會回顧一下這幾天做的事情,然後和羣裡的小夥伴說聲告別,回到工作崗位,繼續在臨牀工作中推進臨牀研究,在崗位上好好發揮螺絲釘的作用。

大年三十那天晚上,一無所有的人,他們也力所能及地去幫助醫護人員,真的是特別可貴的。

【五】馳行兩百公里,爲了讓醫護人員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

講述者:譚德孝(給一線醫護人員配送菜品)

職業:武漢美菜司機

年齡:90後

今年春節我本來是要回老家過春節的,但因爲政府的號召,讓在武漢工作的人不要回老家,免得把疫情帶給家鄉,我就決定留在武漢獨自過年了。

大年初一晚上7點左右,我在工作羣裡看到來自黃石市中心醫院和大冶市人民醫院訂單:米麪、食用油、幹調、水飲近6噸物資,非常着急,要求24點前送達。

這兩家醫院都是黃石市政府公佈的新型冠狀病毒定點醫療機構,當時我就意識到,這是一次給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解決吃飯問題的配送任務。

前一天晚上我在網上看到武漢醫生的年夜飯都是方便麪蛋黃派餅乾,讓人很心酸,而這些菜品無疑都是醫生急需的,所以我主動報名,給醫護人員配送菜品,希望能讓他們吃上一頓熱乎乎的飯菜。

報名的時候我沒有想太多,就記得非典時鐘南山醫生說過的一句話,“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我覺得我作爲年輕人,作爲90後,也應該是和前輩一樣,有一個傳承精神。現在這麼多人都在一線,我也想貢獻一點力量。

如果沒記錯,我們武漢美菜已爲六家湖北的醫院進行食品配送,而且我們公司的很多司機都和我一樣自願接受任務。

八九點鐘的時候,物資裝載完畢,出發。按照正常路線,如果走高速,3個小時就能到達目的地,但因爲高速封閉,不得不繞道107國道,全程約在175公里左右。

當車輛開到鄂州、大冶交界處時,路上出現很多當地村民爲防止疫情擴散而挖斷的道路,這車菜品都是送到新型冠狀病毒定點醫療機構,保障醫護人員基本需求的,我就非常着急。這時候,距離大冶市人民醫院還有40公里。

看了下週圍,發現被挖斷的這條路旁邊還有一條路能通行,那條道雖然有點危險,但能夠很快的到達,決定就走那條道。

已經深夜,天上下着雨,道路比較泥濘,再加上車輛較重,貨車陷入路邊軟路基中,無法挪動。

車子剛陷下去的時候,我非常緊張,第一個想到是把這個事情報告上去,告訴醫院那邊我這邊的情況,讓他們有所準備;第二個想的是如何把這車菜品送過去。

擔心救援的車子進不來這個地方,所以想了很多種方案,最先想到的是,用幾個小車,分批次把貨送到醫院去,等疫情結束,道路解封之後,我再找居民把車拉出來。

我的同事常聯合開上貨車前往救援,70公里的路程,他開了2個小時,但因爲當地又設置了新的路障,他的貨車也無法通行,於是他帶着所有的衣服和食物下車,冒雨打着手機燈,憑藉導航,步行了3.9公里,才找到我。趕緊吃了些他帶的東西,換了衣服。

爲了貨物安全,我們在還稍微暖和點的駕駛室呆一宿,快到天快亮的時候我才眯了一下。

第二天上午,不斷有熱心的當地村民給我送衣服、鞋子和食物,突然之間,覺得不管是什麼樣的困難我都可以克服。

我聯繫的吊車司機也到了,我們公司這邊也輾轉聯繫上鄂州市塗家堖鎮、大冶市金牛鎮的村幹部,對方得知貨車是前往醫院配送物資,十分支持,馬上了清障,讓救援車輛進入。

下午三點多的時候,車輛終於發動,趕緊直奔黃石市中心醫院普愛院區。

1月26日深夜,車輛送到黃石市中心醫院普愛院區。

醫院食堂已經下班,沒法收貨,又在車裡睡了一晚上。早晨7點鐘,食堂開門後卸貨,10點半就卸完了,然後趕緊趕往大冶市人民醫院。

一路很順利,27公里的路,11點半就到了,下午3點多把貨物卸完,醫院這邊已經協調了當地政府,爲我們美菜配送車輛辦理疫期的特別通行證,可走高速的特別通道,減少路途時間,所以我五點多就回到了武漢。

兩個醫院原定送達時間是當天的24點和轉天凌晨的一點,我不僅沒有如期的送到,而且還晚到了這麼長時間,但醫院方面一句怨言都沒有,很熱情地幫助卸貨,真的很感謝。

回來後,我做了一下反思,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這個事情和打仗一樣,你必須要打勝仗,因爲我們出發的目的是打勝仗,付出了很多努力結果這場仗沒有打贏,我就覺得很內疚。不過我吸取了這一次的教訓,以後做事會更小心一點。

從25號的晚上9點出發,到27號下午五點多回到武漢,這一路用了四十多個小時,走了二百多公里,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也發生了很多讓我感動的事情。

我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個人給我送了一雙鞋子,那個鞋子很厚很暖和,上面寫着中國武警四個字,我估計送我鞋子的那個人應該是當兵退伍回來的,而且應該是在東北當兵,因爲只有在東北當兵纔會有的這麼厚這麼暖和的鞋子。

這趟行程,我到現在都沒有告訴老家的父母,也不打算告訴他們,因爲就算他們知道後不讓我去,我還是一樣不會改變主意,他們只會徒增擔心。

你問我如果還有下一次,還是會遇到這麼多困難,還會不會接受這樣的任務?

我的答案是,我還會自願出車。有了一次經驗,下一次我相信肯定運送更好,更快。

關注本站科技微信號(ID:tech_163),發送“後廠村7號”,即可觀看所有後廠村7號深度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