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誤爲痛風 54歲男差點成殘

臺中醫院免疫風溼科醫師鄭硯寧詳細詢問病史和理學檢查發現他除了手腕關節腫痛之外,雙手手指的部分關節也有發炎的情形,且早上剛睡醒時會覺得手指僵硬,與痛風的典型症狀並不相符。

進一步抽血檢查發現除了發炎指數較高之外,類風溼因子亦爲陽性,這才確定他是罹患了類風溼性關節炎。在經過免疫調節劑的治療後,病患關節腫痛的情形得以改善。

鄭硯寧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且持續性的關節發炎疾病,是由於體內的免疫系統發生問題,產生過多的發炎細胞以及發炎性細胞激素,進而破壞身體正常的結構,導致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良等臨牀症狀。長期的發炎會使得關節遭到破壞甚至變形,因而影響日常生活功能甚至於殘障。

鄭硯寧表示,「關節痛+尿酸高≠痛風」,血中的尿酸值絕對不宜做爲診斷的唯一依據,尿酸和痛風雖然有密切的關係,但血中尿酸值高者發生關節炎時不見得就一定是痛風發作。因此要正確地診斷,是要根據詳細的病史、身體檢查並配合血液生化檢查來做判斷,才能對症下藥,儘早改善關節的不適並減少關節的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