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兩大租稅抵減 將修法展延

經濟部長王美花

經濟部將推動「中小企業加薪抵減」、「產創條例10之1」兩大法案屆期修法。圖/本報資料照片

經濟部今年兩大重要修法

經濟部2024新能源開發目標

產業大利多來了!經濟部長王美花5日表示,今年將推動兩大法案屆期修法,包括「中小企業加薪抵減」將刪除門檻、延長落日、提高減除率並擴大適用薪資範圍;另外「產創條例10之1」也將擴大適用範圍,兩大修法案預計與財政部討論後,分批送進立法院修法。

經濟部5日舉行年終記者會,王美花表示,經濟部今年至少有兩大法案因爲屆期一定要處理,首先是中小企業發展條例第36之2條的增聘、加薪減稅部分,將在今年5月19日落日,預計有四大修法方向,包括刪除啓動門檻、爭取延長落日10年、提高減除率至150%、以及適用薪資範圍擴大至6.2萬元。

王美花解釋,過去須符合「失業率連續六個月逾3.78%」才能啓動,這讓法案增添適用的不確定性、也讓申請的企業有限,爲鼓勵中小企業加薪,因此規劃成爲常態的使用。

另外,經濟部也爭取將薪資費用減除率從130%提高至150%,也就是某企業加薪100元,未來會以150元(100元x150%)作爲減除的分母;同時也會參考國人薪資水準,將現行適用範圍從5萬調整至6.2萬元。

財政部表示,原則上不反對企業加薪抵稅延長並擴大適用,但仍須視經濟部擬定的細節和稅式支出再討論,且因近十年僅千家中小企業提出申請,如何提高業者申請意願也是重點。

若依經濟部十年前提出的計算公式,當時即曾分爲依加薪費用扣抵130%、150%和200%三種情境,淨稅損金額介於0.46億元至15.44億元,但現在企業家數和營收情況都已和過往不同,相關金額必須重新評估。

財政部官員指出,相關規定上路十年來,僅千家企業申請,原因之一是該條例有一定的失業率門檻,就算拿掉這個外部條件,企業本身申請意願仍可能受稅籍等因素影響。

另外,由於產創條例10之1將在今年底到期。王美花表示,目前主要是針對智慧機械、5G、資通訊的投資抵減,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希望擴大納入購買低碳化設備、發展AI及半導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等,作爲投資抵減優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