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次高!地方超徵紅包估逾410億

近十年地方超徵紅包金額

地方超徵紅包「可期待」。財政部國庫署22日表示,今年至10月,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累計實收數爲新臺幣3,573億元,已提前達成全年預算,粗估可發給地方的超徵紅包介於410億至540億元,將創歷年次高水準。

中央普通統籌分配稅款會依每年通知分配金額,依12個月平均發給地方,若當年稅收執行良好,超過預算數,財政部會在隔年1月撥付第13次紅包。

國庫署表示,至10月,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累計實收數爲3,573億元,達成率101.8%,超過全年預算數64億元,其中普通統籌稅款超徵59億元,地方「很明確可期待比原通知分配數增加」。

財政部預估,可分配給地方的超徵紅包將介於410億至540億元,僅次於去年的729億元,可望創下歷年次高。至於實際撥付金額,財政部表示,要明年1月15日結算後才能確定,但會力拚在明年1月19日前撥付地方。

依財政收支劃分法,中央統籌分配稅款稅源包括所得稅及貨物稅各10%、營業稅總收入減除提撥統一發票獎金後40%,及縣市的土地增值稅20%。

近十年,地方僅2020年未領到超徵紅包;去年因稅收良好,超徵5,237億元,地方獲配的超徵紅包達729億元,創新高。

另外,財政部長莊翠雲指出,今年稅收超徵部分,將優先還債,除原來預算數要償還的1,110億元已在6月執行,11月20日又多還150億元;今年原要舉借的1,732億元也未舉借,年底前可能再還債350億元。目前國債鍾已降至25萬元,推估年底前可再降至24.8萬元,達今年來低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