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車砸錢填坑還來得及嗎?

一次成功的營銷能帶來多少價值無法判斷,但一次失敗的營銷能造成多大影響和損失,理想汽車這次應該深有體會。

國內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實際上已經持續了2-3年的時間,幾乎所有品牌都或主動或被迫捲入其中,但有一個品牌卻是國內汽車市場中的“一股清流,”雖然終端會有優惠,但從來沒有直接官方宣佈降價,這個品牌就是理想汽車。

但此一時彼一時,,最近理想汽車官方發佈了全新價格體系,其中理想L7(參數丨圖片)、L8、L9和理想MEGA全都官方降價,L系降幅都在1.8-2萬元,理想MEGA更是直接降了3萬元,能看的出來,這次確實是有些繃不住了。

降價試圖扭轉頹勢

自從3月初理想MEGA這款車型上市以後,理想汽車就一直深陷輿論漩渦無法自拔,除了理想MEGA這款車銷量未達預期外,理想L系的其它車型銷量也受到不小影響,年初定下的銷量目標更是成爲了一個笑話。

目前理想汽車已經將全年的銷量目標從此前的80萬下調到了56-64萬輛,理想MEGA目前的月銷量目標也暫定爲2000輛,但即便如此,按照理想汽車目前的銷量節奏依舊很難完成這個年銷量目標。

現在看來,理想MEGA這款車給理想汽車造成的負面輿論影響已經遠超預期,尤其是其產品安全性還受到質疑。理想汽車從來沒官宣降價過,這次也是被迫採用降價的手段試圖來扭轉頹勢增加聲量,而且是真金白銀的往外拿來填過去幾個月的坑。

理想汽車這次的降價可謂下了血本,按照理想汽車去年的銷量計算,今年理想汽車的汽車銷售利潤保守估計最少要損失60億,與此同時理想汽車還官宣了針對2024款全系產品已提車車主的“補償條款,”簡單來講就是爲已經提車的用戶退錢。

理想汽車L系3月累計銷量爲25,755輛,理想MEGA則爲3229輛,按此計算,理想汽車補償差價之後,僅3月就要損失5.5-6億元,雖然根據理想汽車2023年的財報看,其賬上現金流儲備達到1036億元,即便算上全年的虧損,也不會對整體財務狀況造成太大影響,但也確實是真金白銀花出去了。

而且,這波官方降價,後續能達到的效果也仍是未知,目前公衆對於理想汽車此次官方降價的聲音也是兩極分化比較嚴重,如果最終效果沒能達到預期,那麼對理想汽車內部還是未來的整體市場走向,都將繼續造成更大的打擊,那時要面臨的就不僅是產品和營銷層面的問題了。

內憂外患勢在必行

雖然這次理想汽車官方降價有弄巧成拙的風險,但也勢在必行,主要原因就在於理想汽車本身現在就處於內憂外患的局面,此舉雖然談不上破釜沉舟,但對於理想汽車來講做出降價的決定,也確實非常不容易。

從理想汽車本身來講,此前寄予厚望的理想MEGA的銷量遠未達預期,單月銷量成績甚至無法匹配工廠每月5000臺的產能數據,最近上市的理想L6雖然官宣72小時內訂單破萬,但對於一臺起售價“只有”24.98萬非常明確要走量的產品來講,這個數字也遠未達預期。

而且目前理想汽車內部的營銷和宣傳思路以及產品定義方面也有問題,最近各大品牌都在給360集團董事長周鴻禕推薦自家品牌旗下的車型,其實理想MEGA本身非常具有競爭力,很多方面要明顯強於其它競品。

但周鴻禕卻爆料,其曾給理想MEGA這款車型提出保證車輛私密性的建議,卻被李想本人以家庭定位爲由否決。事實上,理想MEGA這款車型就是典型的產品定義和宣傳營銷戰略出現重大失誤,理想L系吃透了家庭定位用車的紅利。

但理想MEGA顯然並不適合這個定位和宣傳,並且還對產品定義能力過度自信,一直聽不進用戶的意見,導致目前這個結果其實是必然的,只不過李想本人可能也沒想到,這款車型會影響熱銷的L系。

除了內部的問題,外部的競爭也十分激烈,最近包括特斯拉、小鵬、蔚來和極氪汽車等均各自官宣降價或推出各類購車置換補貼,理想汽車最大的競爭對手問界新M7的入門版價格也降到22.98萬元。

尤其是問界品牌旗下的車型,馬上新款問界M5也即將上市,其也將和問界新M7一起對理想汽車目前最走量的L7和剛上市的L6造成極大的衝擊,對理想汽車來講,幾乎已經到了背水一戰的境地。

說實話,理想汽車這次官宣降價,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理想MEGA這款車型遲早會降價,意料之外的是理想L系列的車型也跟着一起降,同時這波降價來的也比預期要快的多,本來的預期是理想汽車最少還能挺2-3個月。

不過理想汽車這次官宣降價,對於用戶和消費者來講,也確實展現出了一定的誠意,或許可以通過真金白銀換取一些市場的好感和正面的輿論影響,只是不知道最終能取得的效果如何,對於目前的理想汽車來講,也只能硬着頭皮往前衝,早已沒了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