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醫生刑警軍人都愛她 單身優渥熟女遭詐560萬

警方分析交友投資詐騙手法,許多熟女因此受騙。(警方提供/胡欣男臺北傳真)

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今天指出,家住臺中年約50歲的單身黃姓熟女,生活優渥,因習慣於交友網站結識網友,且對醫師工程師專業人士,特別容易產生信任感,而詐騙集團掌握黃女弱點,於交友網站不斷轉換各種專業身分角色,包括敘利亞戰區聯合國牙醫外科醫生美國工程師、國際刑警等身分,連環詐騙黃女共560萬元。

刑事局預防科表示,詐騙集團從交友網站搭訕黃女,再與黃女私加通訊軟體聯繫,言談營造專業權威形象,致使黃女對其所言均深信不疑,再以借貸、投資等話術,不斷詐騙高額款項,黃女最近5個月內,共遭4種交友軟體上的假身分,詐騙金額高達新臺幣560萬餘元。

今年4月,具有博士學位的黃女在交友網站結識號稱在敘利亞擔任聯合國牙醫的網友,雙方透過LINE密切聯絡,該網友言談中透露因身處戰地,轉帳不便,需請黃女代墊款項,承諾工作結束後即返還借款。黃女士基於對專業人士的信任,便陸續匯出約5萬5000元英鎊、4萬5000元美金約合新臺幣362萬餘元至對方指定帳戶

無獨有偶,黃女也在同一交友網站,另結識自稱美國工程師網友,對方以需在馬來西亞開戶爲由,請黃女協助辦理,黃依然不疑有他,提供2萬6000餘元美金,約新臺幣85萬元金援該名網友。

今年6月,黃女再於該交友網站與一名自稱聯合國外科醫師的網友私下加LINE聯絡,該網友則以接受美國聯邦調查局查案爲由,請黃代墊所需款項。7月,黃女又於該交友網站結識宣稱爲國際刑警的網友,要求黃女協助偵辦國際詐騙案件,需支付比特幣協助辦案,黃女因此再度陸續匯出約合新臺幣100萬元款項,所有付出均石沉大海,才發現一切都是騙局

預防科說,過去民衆可能以爲學歷較低、見識較淺的族羣纔是詐騙集團的標的,事實上根據近幾年針對詐騙案件被害人的統計分析,發現高學歷知識分子因易對特定專業權威形象產生謬誤信賴感,反而不乏在網路交友平臺掉入詐騙陷阱案例

詐騙集團會塑造足以取信於被害人的身分,透過摻雜專業術語對話,再營造能引起被害人關注的情境,就能輕易利用需要緊急援助、高投報投資、個人借貸等各種理由,詐取被害人的大筆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