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史話-外媒筆下的民國初年

中國人拋棄了傳統道德宗教觀念,卻尚未吸收任何新的東西來取代它。於是,他也意識外國傳道會正好有機會幫助中國人的解放。

羅斯教授發現,慈禧太后5年前下旨禁止鴉片一事可以看出中華帝國未來的希望。中國政府的禁菸戰打了勝仗。他看到,「在這片面積堪比美國的遼闊土地上,正在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道德戰。成千上萬官員、士紳學生、商人、土匪都捲入其中。血流遍野,財物損耗無數。賭注就是幾百萬鴉片煙鬼的性命,甚至是中國未來幾代人命運。而勝利的酬勞則是保證黃種人的獨立自主,以及最終平等地參與到與白人共同掌控這個星球的命運之中。」

鉅變潛藏道德危機

由慈禧太后同時發起的另一項偉大改革是重建國家的教育體系。「政府創辦各級學校,教學課程不僅包括中國傳統學科,也包括西方學科。」

這項改革對於中國人的思想道德帶來了巨大甚至可以說是極端的變化。羅斯教授同時看到了這些變化的危險所在:中國人拋棄了傳統的道德和宗教觀念,卻尚未吸收任何新的東西來取代它。於是,他也意識到外國傳道會正好有機會幫助中國人的解放。

「我們發現了中國鉅變所引發的最嚴重的問題,即未來中國的道德觀將來自何方呢?中國舊式教育非常重視培養道德觀,而在反舊式教育過程中,卻大有忽略道德教育的趨勢。中國的年輕人儘管每月還必須向孔夫子牌位行禮,但心裡全都在嘲笑他。孔夫子!他從沒坐過火車,沒用過電話,沒發過無線電報,他知道什麼是科學嗎?他就是一個老朽!古時聖賢的思想讓中國大衆平安行事,但對受過西方教育的年輕人已沒有權威可言。

年輕人渴望財富和權力,認爲西方的財富和強大武力單憑精準科學知識即可立即握在手中。所有學生都急於獲得科學知識,卻大多忽視了西方獲得成功的道德基石。他們拋棄自己的道德傳統卻又無視我們的理想主義,只可能成爲自私的物質主義者,那樣中國的覺醒將是一場災難而非福音

復興四分之一人口

「在這樣的危機下,在中國各地建立的十幾所教會大學就有機會進行偉大的政治事業。這些大學主要由美國人創辦,它們中最好的學校在機構設置、管理、師資院系和課程等方面都已遠遠優於中國官辦學堂。教會大學運用科學教育方法,而中國人對這些方法還一無所知。它們將西方關於全面發展的觀念傳授給學生,教育學生健康生活、發揚個性、注重效率。這裡的學生抱着深切的敬意學習儒家倫理,同時又以基督徒的觀念對待人生。儘管許多從這裡畢業的學生並非基督徒,但他們都胸懷崇高理想。中國的士紳們越來越欣賞教會大學,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裡來。學費很高,也因此無須支付其他雜費

「已經有中國富人向這些教會大學進行捐贈了。富人們本可以捐助得更多,如果創辦大學的教會能用更開闊的眼界認識到,這些大學的使命就是要促進中國的高等教育,就像由基督徒們資助哈佛、耶魯、普林斯頓和其他美國大學一樣,他們真正的作用就是促進美國的高等教育。請讓學生們自願而非被強迫地瞭解基督教教義和儀禮;請讓學生們在學校董事局面前以中文發表愛國言論;請讓他們在擁有自主權的同時,保持與政府教育體系的關聯;請讓他們相信,全力提升知識水平將豐富與拓展基督教信仰。這些學生將成爲挽救未來中國道德危機的強大力量。

耶穌受難280年後,羅馬帝國才承認了基督教;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向羅馬教廷發起挑戰後的128年,新教改革才得以永久確立;哥倫布發現新大陸115年後,英國人才在此建立第一塊殖民地。任何看到這些偉大而緩慢的歷史運動開端的人,都無法領會它的全部意義或見證它的實現。但是,今天的人類已經擁有了望遠鏡,歷史正向前飛速發展。中國令人激動的演變進程將會發生在我們的時代。未來40年裡,中國的1千3百個縣裡都會有電話、電影、闌尾切除手術、醫療衛生系統,也會有棒球。人類大家庭四分之一人口的偉大復興,即將在我們的眼前上演。我們只需坐在劇院裡,看着舞臺上的表演就可以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