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同志伴侶結婚是否有時間表? 詹志宏斬釘截鐵:不可能!

兩岸同志伴侶結婚是否有時間表?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斬釘截鐵:不可能!(藍孝威攝)

蔡英文總統10日在雙十國慶演說中提到,「婚姻平權法案通過已經四年了。我要感謝反對者的包容,成就了一個讓全世界羨慕的臺灣,每一對相愛的彼此,都能幸福成家的國度。」但事實上,迄今爲止,國人可以和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男女同志結婚,卻唯獨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兩岸同志伴侶何時才能結婚?是否有時間表?陸委會發言人詹志宏今天斬釘截鐵迴應,「不可能!」

陸委會今天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本報記者提問,婚姻平權法案通過已經四年,「蔡總統是否知情,其實陸委會並沒有做好分內的工作?因爲迄今爲止,臺灣的國人同胞可以和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的男女同志結婚,唯獨除了中國大陸以外。尤其這個月底,一年一度的臺灣同志大遊行又快到了,陸委會能不能夠向國人同胞、向國際社會表態,究竟臺灣同志的結婚權益,何時可以被完整的保障,有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詹志宏表示,同志結婚這個議題在每個國家都很困難,而蔡總統提到要包容,因此政府在這4年也逐步推動,才達到今天享有的成就。陸委會也持續強調包容與諒解,去溝通說服持反對意見的人。

詹志宏表示,今年初開放邊境以來,在相關單位的協助下,「陸委會已實現承諾,已經有十幾對的兩岸同志伴侶,大陸一方的伴侶順利赴臺團聚。」

本報記者追問,「雖然已有十幾對的兩岸同志伴侶個案在臺團聚,但陸委會和內政部移民署給予的協助只是來臺短期停留、探視的權利,而臺灣同性伴侶要爭取的,是像其他同志伴侶一樣,平等結婚的權利,這兩者的差別也太大。臺灣同志、國人同胞的結婚權益,何時可以被完整的保障?是不是在明年總統大選前,還是在蔡總統明年520任期結束前,陸委會都不準備再處理這項議題?就無限期擱置下去?」

詹志宏迴應,「大陸的法制和臺灣的法制有很大的區隔,這就是爲什麼我們一再強調,要考慮當事人最大的權益,逐步循序推進。過程當中會遇到反對的聲音,陸委會就必須反覆溝通,設法取得他們的包容和諒解。我們當初承諾,會給需要見面的兩岸同性伴侶予以協助,陸委會做到了。」

本報記者追問,「如同發言人所說,兩岸法制不同、難度很高,推動兩岸同婚必須循序漸進。是否可以像海外陸客來臺觀光一樣,他們的來臺路徑和手續都跟大陸不同,可以優先開放,那麼海外的兩岸同性伴侶,如果已經在當地合法登記結婚,是不是可以立即處理,也讓他們回到臺灣合法結婚,以保障國人同胞的結婚權益?」

詹志宏表示,「權益必須要受到法律的保障纔有意義。兩岸之間適用的法制跟一般其他的法制是兩套系統,所以我們要顧慮到這一點。第二就是,第三類大陸人士來臺觀光,2000、2001、2002年時曾實施過,已經有具體經驗,所以兩者類比我覺得不太適用。」

詹志宏表示,「如果要往前推進一步的話,必須考慮到雙方當事人所有的權益都應該完整的保障,包括婚姻繼承等等這些,而不是隻有相聚。結婚登記不是那麼單純,所以我們還是寧可循序漸進來一步步來推動。」

本報記者追問,「有時間表嗎?」詹志宏斬釘截鐵說,「不可能!不可能!因爲我們要溝通的對象很多,他們什麼時候會被我們說服,我們也沒有辦法給你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