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螢火蟲恐絕種 臺這產業被點名

最新研究顯示,由於棲地破壞、光害殺蟲劑因素全球多達2,000種螢火蟲恐絕種。(圖/shutterstock)

最新研究指出,全球約2,000種螢火蟲恐瀕臨絕種當中棲地破壞、光害、以及殺蟲劑的使用是造成火金姑滅絕的三大主因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波士頓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3日刊登在期刊生物科學》(BioScience)的研究顯示,全球約2,000種螢火蟲恐瀕臨絕種。

主導研究的塔弗茲大學生物系教授露易絲(Sara Lewis)表示,棲地消失是許多野生種螢火蟲數量下降的主因,因爲部分品種的螢火蟲需要特定的棲息環境來完成牠們的生命週期

例如一種馬來西亞螢火蟲Pteroptyx tener,牠們以會一羣一羣同步閃爍而聞名,這類螢火蟲主要棲息在紅樹林沼澤地,不過放眼望去,馬來西亞大部分的紅樹林已改成種植棕櫚樹或是養殖漁業

該研究還指出,夜間光害是危害螢火蟲生存的第二大原因。光害包含直接光源,例如街燈發出的光以及廣告看板,另一種則是skyglow,中文通常譯爲「霞光」或是「天空輝光」,泛指過量人工照明,導致夜間天空亮度大幅增加的情形

研究人員之一的歐文斯(Avalon Owens)表示,光害不只破壞生物的生理節奏,還會打亂螢火蟲的交配儀式,因爲許多種螢火蟲非常仰賴生物發光現象來吸引配偶交配。生物發光現象指的是螢火蟲體內會自行發光,光害增加會打亂牠們的求偶期。研究指出,目前全球約有23%的地表正遭受一定程度的光害污染

使用農藥、殺蟲劑也會危害螢火蟲。文章特別點出,美國農民種植玉米大豆使用的「新菸鹼類」(Neonicotinoids)殺蟲劑具有風險

這篇研究還點名臺灣,它說臺灣、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國家推出的螢火蟲生態之旅也是置螢火蟲於險境的因素之一,這類生態之旅近年來愈來愈受歡迎,每年吸引超過20萬人次朝聖

文章指出,在泰國,業者爲了沿着紅樹林河岸發展螢火蟲遊船產業,大肆伐木、侵蝕河岸,導致棲地被破壞;此外,美國及墨西哥也傳出遊客踩踏螢火蟲的情形。作者指出,相關觀光守則應該要建立好,以保護螢火蟲免於踩踏、光害、殺蟲劑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