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被“信貸魔盒”困住的美國人

美國銀率網站2024年1月的數據顯示,目前聯邦學生貸款年利率範圍爲5.50%至8.05%,私人學生貸款年利率最高甚至可達17%

信用卡發行商設計的信用卡年利率增速一直高於基準利率增速,這種情況早在美聯儲加息前就發生了,但在2023年創下了新紀錄,“信用卡平均年利率與基準利率之間的差距從未如此之大”

“這些家庭是信貸行業費盡心機、千挑萬選出來的,他們每天都受到諸如商家特別優惠、個性化廣告、家庭電話傳銷等信息的連番轟炸,種種手段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他們借更多的錢。”

布魯爾頓說,他的父母都工作到去世的那天,並不是想工作,而是不得不工作,“這就是新現實”

直到那一刻,一些美國人才意識到,一直以來當作資產的東西,並不是真的資產,而是債務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許蘇培

不久前,美國華爾街富翁遺孀露絲·戈特斯曼向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捐贈10億美元,用來免除全校學生學費。禮堂裡,驚訝的學生和老師們鼓掌、歡呼,不少人喜極而泣。戈特斯曼表示,希望醫學院的學生們未來能在沒有債務負擔的情況下開啓職業生涯,也希望她的捐贈能鼓勵更多學生申請醫學院。

這個感人故事的背後隱藏着一個無情的現實:愛因斯坦醫學院的學生每人每年的學費爲6.3萬美元,若非天降鉅款,其中不少學生可能需要數十年才能還清助學貸款。

“負債求學”是美國高等教育的普遍現象,美國有超過一半的大學生揹負着學貸。而學貸只是美國人一生中可能揹負的債務的冰山一角。除此之外,還有房貸、車貸、信用卡貸等種類繁多的貸款,使美國民衆在信用經濟體系下,一生都在給金融機構打工。

信用經濟下的“四座大山”

美聯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美國家庭債務總額膨脹至17.5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住房抵押貸款、學生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貸款餘額分別爲12.3萬億、1.6萬億、1.6萬億和1.1萬億美元,堪稱美國信用經濟體系下的“四座大山”。

住房抵押貸款佔美國消費者債務的70%,且自2013年中期以來這一比例持續上升。2023年,美國人均住房抵押貸款債務爲24.4萬美元。

快速上漲的學貸則是當下拖累美國經濟增長、影響2024年總統選舉風向的關鍵因素。過去二十年來,美國學貸增長了一倍多,是家庭增長最快的負債之一,也成爲僅次於住房抵押貸款的第二大消費債務類別。如今,有超過4000萬美國人揹負着聯邦學生貸款債務。

學貸的初衷是幫助更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但隨着學費上漲,學貸也在不斷膨脹,還貸已經成爲長期困擾美國人的經濟枷鎖。據“教育數據倡議”組織統計,考慮到延期畢業、學貸利息和收入損失等因素,美國人本科畢業的總成本可能超過50萬美元。美國人還清學貸的平均時長是20年,就連前總統奧巴馬也是快到50歲才還清學貸。

如果更高的學歷能夠帶來更高的薪酬,那麼申請學貸不失爲一種長遠投資。但美國近年來出現了學歷“性價比”一再降低的現象。美聯儲經濟學家2019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儘管高等教育仍能使人提高收入,但由於讀大學的成本不斷上升以及各種形式的債務不斷增長,學位能帶來的財富增長在數十年裡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學貸的高利率讓不少美國民衆甚至賺不到足夠的錢來支付不斷累積的利息。美國銀率網站2024年1月的數據顯示,目前聯邦學生貸款年利率範圍爲5.50%至8.05%,私人學生貸款年利率最高甚至可達17%。

總量上看,美國車貸和學貸餘額不相上下,但美國民衆揹負車貸的現象更廣泛、車貸漲幅也更大——超過1億美國人揹負着車貸,債務水平僅在十年間就幾乎翻了一番。

低首付、低月供不斷誘惑着美國人購買超出自身承受能力的好車。購車首付甚至可以低至零,近年來經銷商和貸款機構也開始提供長達6至7年的還款方案,導致越來越多車主換新車時,舊車貸款都還沒有還清。這些貸款還被打包成債券,吸引投資者購買,經銷商靠客戶貸款賺的錢一度超過了他們賣車賺的錢。

2022年以來,美聯儲爲抑制通脹掀起了歷史罕見的加息風暴,大幅推高各類貸款利率。結果是,一邊是車價不斷下跌,另一邊是需要償還的車貸不斷上升。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汽車市場的壓力成爲一個窗口,讓人們看到了入不敷出的普通美國人的經濟困境。

高利率同樣令“卡奴”們不堪重負,銀行會通過提高消費貸款利率來轉嫁更高聯邦基金利率導致的更高借貸成本。這種轉嫁看似合理,但其中也有貓膩。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CFPB)的研究顯示,美聯儲加息只是信用卡年利率攀升的部分原因。實際上信用卡發行商設計的信用卡年利率增速一直高於基準利率增速,這種情況早在美聯儲加息前就發生了,在2023年創下了新紀錄,“信用卡平均年利率與基準利率之間的差距從未如此之大”。該機構表示,由於利潤率提升,2023年主要髮卡機構的利息收入額外增加了250億美元。

讀大學、買房、買車、買醫保、繳納養老金……如今,美國人的各項生活成本不斷攀升,但在高通脹下實際購買力卻停滯不前,導致他們愈加依賴借貸或其他金融手段才能填補收入與花銷之間的缺口,這也使得美國的借貸持續地爆炸性增長。

是誰設計了“信貸魔盒”

上世紀2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憑藉分期付款的營銷思路,一舉擊敗了當時的汽車行業老大福特。通用汽車將車貸推廣到全國的同時,也掀起了美國的購車狂熱。分期付款的誕生,則打開了美國消費文化的“潘多拉魔盒”。

二戰後,隨着美國經濟再次騰飛,消費逐漸從滿足個人慾望的維度上升至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20世紀50年代,消費甚至被美國主流社會視爲“愛國”的重要表現。美國曆史學家科恩說,這一時期,致力於追求“更多、更新、更好”的購物者就是優秀公民,美國想要通過發展大衆消費型社會來促進經濟復甦。

在後來歷屆政府的有意引導下,“美國夢”和消費主義牢牢綁定,其中的物質目標越來越多,“美國夢”也越來越昂貴。小布什就任總統後,直接把“美國夢”和買房掛鉤。他說:“在美國,如果你擁有自己的房子,那麼你正在實現美國夢。”他簽署的購房補貼法案就叫做《美國夢首付款法案》。

在鼓勵消費刺激經濟發展的同時,美國政府也大大放鬆了金融管制。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消費金融的大發展推動了消費信貸迎來爆發式增長。一方面,信用卡普及、徵信系統的逐步完善,令消費信貸更爲便捷;另一方面,美國開始發展抵押貸款、次級貸款等形式豐富、名目繁多的借貸模式。與之相伴的,還有監管機構對消費信貸管制的放鬆,導致金融市場上充斥着申請門檻極低、宣傳極具誘惑的信用類產品。

“超過75%的信用卡利潤來自那些每月支付最低還款額的人。”《雙收入陷阱》的作者伊麗莎白·沃倫觀察到,正是那些在財務上幾乎要入不敷出,在收支勉強平衡和完全陷入債務泥淖之間苦苦掙扎求生的美國家庭,在付那些利息高達26%的每月最低還款額,在付信用卡逾期費用、超限費和提現手續費。“這些家庭是信貸行業費盡心機、千挑萬選出來的,他們每天都受到諸如商家特別優惠、個性化廣告、家庭電話傳銷等信息的連番轟炸,種種手段都有着一個共同的目標:讓他們借更多的錢。”

花費一生去打工還貸

回溯美國信貸經濟發展的前世今生,不難發現,對於信貸等金融機構來說,放出貸款意味着“錢生錢,利滾利”,所以富者會更富。而普通人在信貸資本的圍獵下早已被套牢,很多人要花費一生去爲其打工償還貸款,甚至有大量普通民衆因爲還不起貸款而破產。

54歲的丹·布魯爾頓是一名新近破產者。他認爲,儘管通貨膨脹及不斷增長的學生貸款和信用卡債務導致了最新一輪的普通民衆破產,但打工還貸、申請破產等問題已經醞釀了幾十年。

“在上世紀70年代,我的父親一人養家,母親則留在家裡照顧5個孩子。到了80年代,我的哥哥姐姐們都外出工作,只有我住在家裡。我的母親後來也不得不外出全職工作,從那時開始,我看到國家的金融結構發生了變化。”布魯爾頓說,他的父母都工作到去世的那天,並不是想工作,而是不得不工作,“這就是新現實”。

信貸經濟最嚴重的影響,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後的2008年至2011年,有1000萬個美國家庭失去了住房。直到那一刻,一些美國人才意識到,一直以來當作資產的東西,並不是真的資產,而是債務。

次貸危機爆發,直接的後果就是美國中產家庭的破產,紡錘型社會的底端開始擴大。

十餘年後,爲了抑制疫情期間大放水導致的通脹,美聯儲開始激進加息,這又擡高了借貸成本。

去年10月,《紐約時報》一篇名爲《高利率對面包師、農民和消費者有何影響》的文章說,在美國,每個依賴信貸的人都面臨着一個新的現實: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金錢將變得更加昂貴。

金錢變得更加昂貴的結果是,金融業賺到的錢越來越多,很多中產和勞動者家庭則在債務危機中越陷越深。

美國法院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非企業破產數量增加了16%,申請數量增至43.4萬件。2月份,蓋洛普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看法仍爲負面。

金融教育公司Basic Financial Literacy的創始人帕特里克·迪·塞薩爾告訴美國《新聞週刊》:“我們目前的經濟並不像政府希望我們相信的那麼好……儘管股市表現不錯,但許多人入不敷出的事實更能說明問題。”

人工智能借貸平臺Upstart首席執行官桑傑·達塔認爲,核心問題在於,美國人的消費遠高於工資收入。

費城破產律師邁克爾·施瓦茨說,信用卡利率和最低還款額的提高,以及學生貸款延期還款政策調整等因素導致家庭開支大幅增加,許多人正在訴諸破產來緩解壓力。

如今,來自四面八方的債務壓力令美國年輕人普遍感覺“受傷最深”。美聯儲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的負債總額超過3.8萬億美元,較2019年底飆升27%,升幅超越其他年齡組。千禧一代負債創下歷史新高,而Z世代(1995~2009年出生)可能會步他們的後塵。

當下,不同羣體、不同世代之間的貧富差距正在進一步擴大,不滿情緒正在美國民衆尤其是年輕一代中持續蔓延。■